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北京知識產權保護協會與國際商標協會等三方日前正式達成合作,將助推中國企業加強品牌策略化建設、國際行業間交流、知識產權宣講等,以此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品牌影響力。
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戴鍵介紹,根據協議,三方將推動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強化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與保護,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合作舉辦論壇、研討會、培訓等各類活動,以知識產權運營、運用、評議、國際化為主要內容,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水平。
“這種民間組織牽頭的合作將推動中國知識產權國際化發展。”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鐘說,北京是國內知識產權發展的領先地區,北京市正構建以市場為主導、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為紐帶、市場主體平等參與的知識產權驅動型創新生態體系。
李鐘介紹,從2011到2015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9.44%和22.9%;2015年,全市每萬人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72.0件和43.3件;截至2015年底,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1.3件,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