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軍報盤點軍民融合5大地標:中關村大數據助推融合

日期:2017-09-26  來源:澎湃新聞網
[字體: ]

地標之一:“天河”超算中心
推廣應用促進融合
在天津、廣州和長沙,軍民融合產業成果的推廣運用,為國家科技創新及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和運算支撐。
以“天河”一號、“天河”二號為業務主機的三大中心,目前已構建起六大應用服務平臺,在基因分析與測序、新藥制備、氣象與環境、大型飛機和高速列車氣動數 值計算、汽車和船舶等大型裝備結構設計仿真、電子政務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獲得一系列應用,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發揮了 重要作用,其應用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僅以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為例,在這里的“天河”一號每天運行計算任務多達1400多個,用戶近1000家,每天有1000多個科研團隊借助它開展高性能計算和海量數據處理等研究工作。
地標之二:青島古鎮口
軍地共贏深度融合
2015年1月,青島古鎮口政府與海軍裝備部、哈爾濱工程大學簽署協議,搭建起全國首家軍政企、產學研一體的艦船保障服務平臺,100多家艦船承制單位入駐。
軍地共贏是古鎮口找準的融合驅動點。航母后勤保障需求,推動著當地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軍事技術人才需求,推動著當地教育資源的整合、升級;艦載武 器裝備維修需求,推動當地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的轉型升級……從飲食保障到裝備維修、再到設備研發,開放的領域越來越廣,軍民融合度越來 越深。
短短3年多,軍民融合示范區從一個紙上的概念,變成百余家企業入駐、投資已超過800億元的高科技企業園區。海軍部隊官兵收獲了戰斗力,古鎮口地方百姓則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曾經的荒蕪之地樓宇林立,一座“海軍城”強勢崛起。
地標之三:中關村
大數據助推融合

中關村軍民融合軍地對接平臺。
2016年12月24日,中關村軍民融合軍地對接平臺正式揭牌。此舉,標志著北京市海淀區利用大數據助力國防建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早在3年前,北京中關村便增設了一個新的職能機構———軍民融合創新工作處,負責軍地科技資源共享事宜。
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工作處成立后,他們積極聯絡軍工和民營涉軍企業投身國防大數據建設,引入涵蓋云計算和大數據、網絡和信息安全等領域的近百家尖端企業, 并積極為大數據助力國防建設積累經驗、探索路子。同時,他們還與火箭軍、國防大學等駐區部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民參軍和軍轉民各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地標之四:三沙市
制度工程保障融合
三沙市軍民積極溝通協調,以“互辦實事”為載體,在海上維權執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領域合作、應急救援、后勤補給保障、生態環保、文化活動等多個領域深化合作,累計投入2億元實施“十大雙擁工程”促進軍民融合。
目前,軍地雙方在用水用電、海水淡化、碼頭補給、垃圾污水處理、交通運輸、醫療救助等多個項目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永興島上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為軍民融合的典范。
地標之五:綿陽市
資源對接共享融合
今年,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綿陽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平臺,推動軍工儀器資源開放共享,引導優勢民營經濟服務軍工,新興企業送檢難、送檢貴的痛點迎刃而解。
平臺揭牌運營后,先后整合30余家軍工院所、50余家軍民融合企業、20余家服務平臺價值約31.6億元的3000多臺特色儀器,聚集各類專家200余人,形成了1萬多項指標的檢測能力,為近千家企業提供服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