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發展集團“三駕馬車”拉動新興產業快跑

日期:2012-04-24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兩年來,通過產業投資、科技金融和園區建設“三駕馬車”,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整體呈現為“中”字型,大氣周正,代表著“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引領發展”的理念;飛揚靈動的三道藍色曲線代表了集團三大主營業務,寓意著人才、技術、資本三大創新創業要素的高端聚集;紅黃曲線凌空而來,昭示著矢志成為自主創新體系的嶄新要素,凸顯了自主創新體系的市場化集成運營平臺的戰略定位——這是4月13日中關村發展集團對外發布的集團新標識。

  傳承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標志圖形的背后,是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兩年來的卓越探索與實踐。

  當日,中關村發展集團以“投保貸”、“政企投”的方式最新簽約投資23家企業,投資總額1.44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1.14億元,預計被投資企業3年后產值將達65.82億元;與兩家銀行簽約新一輪合作計劃,為中小企業搭建融資平臺;與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北京中建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標志著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產業投資促進主體聯動

  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于2010年4月,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為整合市、區兩級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在重組中關村“一區十園”開發建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中關村發展集團注冊資本金102.2億元,現有下屬控股子公司12家,總資產580億元,凈資產120億元。

  自2011年10月中央提出加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力度以來,中關村發展集團迅速行動,拿出5000萬元自有資金作為投資小微企業的專項資金,并制定了投資策略,為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融資難探路。

  4月13日,中關村發展集團與未名興旺、凡達訊等10家小微企業簽訂投資協議,通過“投保貸”聯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此次投資的小微企業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早期項目,具有較高科技含量,企業團隊有較為豐富的行業經驗。中關村發展集團對這些小微企業的投資帶動了中海投資、日本三井公司、北京銀行等機構以及相關區縣引導基金的資金支持,不僅緩解了企業短期融資難,而且為企業長期融資打下了良好的信用基礎。

  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介紹說,與以往中關村發展集團與企業單獨簽約不同,海淀區、昌平區政府也加入了此次與中關村北部產業帶企業簽約的行列,這意味著這些企業不僅能獲得中關村發展集團的投資支持,而且將得到當地政府的落地以及其他配套支持。這種“政企投”聯動模式的創新意義在于,企業不再需要為落地的事情一一找政府部門協商,而政府也不再需要為招商與企業一一談判,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其中起到了“橋梁”和“通道”的作用,為企業聯通政府資源、為政府尋找企業資源,充分發揮了中關村示范區市場化大平臺的作用,促進了項目集群落地,有效加快了項目落地周期。

  攜手銀行創新科技金融

  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之初便與國家開發銀行等6家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獲得授信600億元。與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航投資等中央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入中國建筑增資3億元作為集團戰略投資者。發行專項用于中關村人才公租房建設的私募債和支持子公司的企業集合債,首期9億元私募債已成功發行。同時,積極推進設立租賃公司和知識產權商用化公司,參與設立中關村科技產業投資基金。

  在此基礎上,4月13日中關村發展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中關村分行簽訂合作協議,為中關村示范區建設融資100億元,資金將直接撥付給中關村發展集團下屬園區開發建設子公司,定向用于園區開發建設,充分發揮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中關村示范區融資平臺的作用,加快了中關村示范區建設進程。

  “從全球租賃公司情況看,創投租賃已成為境外融資租賃機構的主流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部分設備租賃費用由承租企業用股權代償,租賃余值也轉變為承租企業股權,具有‘創投+租賃’的業務運營特點,便于解決融資租賃公司余值管理難的現實困難。”于軍介紹說,與銀行項目貸款比較,融資租賃業務在利率及還款安排等方面更為靈活。

  4月13日,中關村發展集團還與北京農商銀行簽訂合作協議,共同設立北京中關村創投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資本金2億元,圍繞中關村示范區主要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開展設備融資租賃,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資+租賃”一條龍服務。

  全方位推進園區建設

  在4月13日簽約儀式上揭牌的北京中建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有限公司由中關村發展集團和中國建筑共同出資1億元設立,主要承擔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新擴區域(生命園三期)的開發建設、產業促進、區域管理和科技服務。

  于軍介紹說,該公司的設立是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以來,搭建央地合作平臺所取得的實質成果,將從中央和北京市兩個層面優化整合和配置資源,拓寬投融資渠道,推進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的開發建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打造成匯集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高端人才和生產性服務機構,各類產業要素和諧發展的新型科技綜合體,為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建設創新型城市做出新貢獻。

  據了解,在園區發展方面,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以來,強化運用市場手段,通過市、區資源整合,打造園區建設統籌平臺,搭建推進中關村示范區建設的強有力的市場化實施和服務平臺,統籌中關村示范區各園區建設資源,促進各園區融合發展,增強產業承載能力。通過對園區產業規劃、空間規劃和開發建設的協調與管理,提升園區規劃建設水平,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良好的環境,不斷增強園區建設、產業促進和可持續創新發展的能力。目前的重點是在中關村國防科技園建設國防科學城,對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進行控規調整和建設方案進行優化,指導中關村國家院所通州產業園、石景山園、電子城等園區的載體建設。

  數據顯示,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兩年來,通過產業投資、科技金融和園區建設“三駕馬車”,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共實現項目儲備604個、投資和服務落地項目156個、投資合同金額18.84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111億元,項目達產后實現產值1065.8億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