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承擔新使命 開創新局面(改革開放新地標(中關村篇))

日期:2013-03-22  來源:人民日報(北京)
[字體: ]

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中關村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中關村是我國人才智力最密集的地區,聚集了最優質的創新資源,理當成為中國“硅谷”

擔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陣地,承擔起制度創新“探路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領者”、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人才“戰略高地”的角色

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中關村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八大報告將創新驅動戰略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到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發展目標。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科技創新是改變國家命運、開創美好未來、創造幸福生活、實現偉大復興必須依靠的強大力量。中關村聚集了我國最優質的創新資源,理當成為中國“硅谷”,成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陣地。郭金龍同志多次指出,北京的發展,要看中關村,北京的創新,要靠中關村。伴隨著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伴隨著北京創新驅動發展格局的形成,中關村要肩負國家責任、國家使命,帶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責無旁貸地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制度創新需要中關村承擔起“探路者”的角色。中關村是體制機制改革的產物。中關村探索的許多制度成果已成為我國現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中關村的貢獻不僅僅是創造出的GDP,更重要的是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的貢獻。我國已進入發展的轉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區,習近平同志考察廣東時指出,要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關村要繼續踐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承擔起更多制度創新的任務。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中關村承擔起創新“引領者”的角色。在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和要素成本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創新驅動的倒逼機制加速形成,我國已進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期。王安順同志說,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是首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國家和北京層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說到底是要依靠科技進步,落到中關村就是要實現創新引領,成為首都乃至國家實現創新驅動的強大引擎。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需要中關村承擔起“策源地”的角色。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各國都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努力掌握國際經濟競爭主動權。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一個策源地。這個策源地應具有四個特征:一是擁有大量的原始創新成果;二是擁有一批國際標準;三是擁有多項顛覆性或獨霸性的關鍵技術突破;四是擁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北京要想承擔起這個角色,中關村就必須發揮支撐作用,必須承擔起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的角色。

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中關村承擔起創新型人才“戰略高地”的角色。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重點在科技競爭,而科技競爭的焦點是人才競爭。縱觀我國近現代發展史,每一撥頂尖人才的涌現,都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中關村是我國人才智力最密集的地區,要孕育和吸引一批像“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科學巨匠,使中關村真正成為創新人才的“戰略高地”,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才搖籃與奮斗熱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