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每年新增創業企業2.6萬家左右,在中關村核心區的發展歷程中,政府該發揮什么作用?專家總結:政府是沃土,各類高新技術企業就是參天大樹,共生形成一個生態系統;要發揚海淀敢創敢試的特點,讓原創新興產業以及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在中關村落地。
8月22日,海淀區理論思考與實踐沙龍活動暨“中關村核心區發展模式研究”課題研討在海淀區委黨校舉辦。在理論沙龍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充分碰撞產生思想的火花。與會人員發言中認為,中關村核心區作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示范區,成長于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特殊歷史時期,其探索發展的方式方法、政策制度和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形成的中關村為代表的先進創新文化、創業精神、創新成果,對北京和全國、全球都有一定的示范和帶動影響作用。
與會專家圍繞“原創新興產業如何在中關村落地”、“政府如何當好好創新的參與者”、“先行先試政策在中關村是否過時”、“投資于想法而非企業的創業咖啡—活著就是改變世界”、“小米手機富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等中關村核心區發展創新特點、主要成就和基本規律展開了討論。以小米手機為例,日前,小米公司推出旗下第一個子品牌“紅米”,并靠首款定價799元的紅米手機,創出了首發10萬臺紅米手機700多萬人預訂的盛景。小米科技公司提出,今年小米公司定下的目標是手機銷量達到1500萬臺,營業收入達到280億元。除了小米手機、紅米手機,小米近兩年還陸續推出了智能機頂盒“小米盒子”,推出小米主題市場、音樂、瀏覽器等軟件內容,打造小米“生態系統”的勢頭十分明顯。問世不到四年小米手機,通過商業模式、營銷模式以及競爭戰略上的創新,力爭2016年達到1000億元銷售額。
專家學者還通過對比世界范圍內正在興旺的科技發展中心,論述中關村核心區的發展特點、優勢和存在的問題。與會專家提到“從想法到創業——同樣位于中關村核心區的“創業咖啡”營造了類似硅谷的創業環境”。
位于海淀中關村西區的“創業咖啡”定位為服務創新、創業的投資中介服務機構聚集地,此地天使投資非常活躍,天使投資人與早期創業團隊對接,更多的投資于想法而非企業,運行至今,已有數十家創業團隊獲得了投資。“創業咖啡”還與農業銀行、北京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可為創業團隊提供專屬的金融服務,緩解運行初期的資金瓶頸,中關村是北京創業人群最密集的地區,很多早期創業團隊都需要這樣的服務。海淀區將搭建起天使投資人與創業項目線上線下的對接平臺,吸引創業投資群體,幫助有創業熱情、創業能力的年輕人,走上成功創業之路。
根據統計,海淀每年新增加創業企業2.6萬家左右,在中關村核心區的發展歷程中,政府該發揮什么作用?與會專家總結:政府是沃土,各類高新技術企業就是參天大樹,共生形成一個生態系統;企業是主體,政府營造環境;發揚海淀敢創敢試的特點,讓原創新興產業,以及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在中關村落地;總結中關村的發展變化規律對于繼承和發揚中關村的優良傳統,在更高水平上推動海淀的新一輪科學發展、促進中關村核心區再上新臺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海淀區理論思考與實踐沙龍”是今年海淀區委宣傳部探索思想理論建設突出實踐性開放性的實際舉措,其目的是成為理論思想交融的陣地、區域發展理論探悉的智庫、重大課題研討的課堂以及優秀理論人才遴選的平臺。該活動每個月舉辦一至兩次,以哲學社會科學海淀實踐基地為依托,由區委宣傳部主辦,區委黨校協辦。本次活動是今年以來的第三期。作為海淀區今年重點打造的理論研究和宣傳載體,理論沙龍主要特點是在進行理論學習探討的同時突出對在海淀區實踐途徑的交流與溝通。
理論沙龍活動特別邀請區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參加,參與活動的還有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趙剛、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鴻波、中關村核心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潔塵和區委黨校部分教學和科研人員,著重圍繞中關村核心區發展的形成原因、創新特點、主要成就和基本規律展開了討論。通過這次活動,為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海淀創新發展、開展理論指導、輿論引導提供有益的幫助,也為我們怎樣看待和理解建設核心區的重大現實意義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