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讓創新主體在中關村熱土上健康生長

日期:2013-11-21  來源:北京日報(北京)
[字體: ]

“三中全會萬眾期盼,再次無比鮮明地驗證了一點: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這正是改革再出發的力量之源、根本所在。”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到中關村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更好示范引領作用”重要講話精神,中關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

郭洪表示,中關村是改革的產物,是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未來,中關村將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打破對自主創新的各種阻礙,特別是在政府職能和作用發揮上,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將政府促進創新的措施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將工作重心從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支持,轉變為推動環境的營造、對平臺的搭建、創新基礎設施的完善上來,構建一個創業生態系統,讓各類創新主體在中關村這塊熱土上自由呼吸、健康生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切實保障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在未來發展中,中關村將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更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這是大勢所趨、時不我待的使命。”郭洪提出,下一步,中關村將用改革精神武裝頭腦、破解發展難題,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準確把握示范區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加強對示范區可持續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發揮市場配制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二是打破體制機制束縛,指導科技改革和創新發展實踐,不斷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推動1+6政策、新四條先行先試政策,讓技術與人才、技術與資本、技術與市場相結合,不斷釋放創新創業活力。三是持續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業生態系統,培育創業家精神和創業文化,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

為率先在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和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中關村為今后的發展制定以下具體措施:制定出臺一系列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的政策;深化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大力引進海外優秀人才;加快建設中關村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不斷滿足創新創業融資需求;深化中關村現代服務業試點,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大力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的政府采購和推廣應用,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關切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