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學習借鑒中關村成功經驗以科技創新引領新一輪轉型發展

日期:2013-11-29  來源:綿陽晚報
[字體: ]

 11月25-27日,市委書記羅強率綿陽市黨政代表團前往北京中關村考察,學習中關村支持創新創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經驗做法,實地考察了一批高科技企業。羅強要求,綿陽要認真學習借鑒中關村發展的成功經驗,深化和用好與中關村建立的協同創新長效機制,探索加快把我市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路徑辦法,以科技創新引領我市新一輪轉型發展。

  中關村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子一條街”,是我國第一個高技術園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現已發展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強大引擎和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

  兩天半的學習考察時間,羅強一行先后前往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中關村軟件園、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公司、聯想集團、中關村創新工場、厚德創新谷、車庫咖啡、中國技術交易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展示中心等10余家企業、單位考察學習,參觀最新科技成果,了解前沿技術及其應用動態,并與部分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推介綿陽投資環境,商談合作發展前景。代表團一致認為,到中關村學習考察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一批真正代表中國甚至世界前沿水平的技術產品,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這里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大家既切身體會到了加快轉型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也進一步堅定了發揮我市科技優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考察中,羅強在與北科建集團、聯想集團高層座談時,對北科建集團在開發高科技園區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表示欽佩,對集團在業內率先提出科技地產模式,更加注重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產業服務體系,吸引企業進駐的做法表示贊嘆,盛情邀請企業到綿共贏發展;對聯想集團勇攀科學高峰、不斷掌握和突破核心技術的拼搏精神深表敬意,希望聯想在綿項目加快進度,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北科建集團總經理郭瑩輝表示,將盡快赴綿考察,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的創新平臺等方面尋求合作。聯想集團聯想科技城投資建設委員會主席俞兵、聯想集團副總裁趙斌等公司高層表示,努力把江油聯想科技城項目建成聯想集團落戶西部的標桿工程,進一步拓寬與綿陽務實合作范圍,為國家科技城建設貢獻力量。

  考察期間,羅強還與IBM大中華區有關負責人洽談綿陽智慧城市建設等合作事宜,并于27日晚趕赴北京懷柔區,參觀考察北京太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商討加快推進西南3D打印技術研發、應用服務中心及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有關事宜。

  市委常委、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顏超,副市長唐鳳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魏德謙,及相關縣市區、園區和市級有關部門、相關企業負責人參加考察學習和座談交流。

 

  記者連線

  魏德謙(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通過對中關村自主創新的實地考察學習,進一步了解了什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也看到了我們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增強了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感,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作為國家級高新區,我們要全力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營造加快發展的氛圍,創建快速發展的平臺,引進相關產業高層次人才,大力發展3D打印、激光產業、工業CT、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技術。

  

  廖雪梅(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通過學習考察,我們認識到,綿陽經開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還需要看得更遠、定位更準,要有全國、全球的眼光,全國、全球的定位。我們的資源雖然不能與中關村相比,但我們有許多在某些行業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小巨人”,要進行梳理、培育,真正把它們做大做強。

  柳江(科創區黨工委書記):中關村是我國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創新創業氛圍特別濃厚。如何把科教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新一輪發展,使高科技產業實現高平臺起跳,這是科創區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是引領中關村發展的靈魂,也是科創區在新一輪發展中搶抓機遇轉型升級的堅定選擇。

  

  文剛(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中關村有北大、清華,深圳沒有這些科教資源優勢,高新技術產業同樣得到長足發展,靠什么?靠體制機制的創新,靠良好的產業環境。所以,在鼓勵創新方面,除了要調動自然科學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還要調動社會科學人才的積極性,形成綿陽科技城自己的特色。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