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民營銀行申請爆棚 柳傳志稱聯想將成中關村銀行發起人

日期:2013-11-21  來源: 證券日報
[字體: ]

 黃震認為,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為了迎合資本市場,借“民營銀行”概念來炒作股價的嫌疑

  今年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以來,申請設立民營銀行的陣營不斷壯大,申請熱情爆棚。截至目前,已有36家民營銀行的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核準。

  剛剛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家”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現出對于設立民營銀行的濃厚興趣。柳傳志稱,“我得到的消息是,民營銀行按地區批,所以在中關村(6.51, 0.02, 0.31%)可能申請一家,我相信我們會成為銀行的發起者之一。但我們將和互聯網聯合起來走條新路”。

  據了解,此前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曾召集數十家民企發起設立“中關村銀行”。到目前為止,“中關村銀行”的名稱尚未獲得工商總局核準。

  將走一條與互聯網結合的新路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一次論壇中稱,將培育一批新型互聯網金融機構,發起設立包括中關村銀行在內的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保險等新型互聯網金融金融機構,還要建設中關村大數據市場,加快建設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功能區,特別是支持海淀核心區結合功能定位,建設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和產業園,推動互聯網金融機構在中關村加快聚集和發展。

  柳傳志稱,聯想集團[微博]現有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正計劃涉足民營銀行業,聯想參與的民營銀行將走一條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道路。在民營銀行方面,柳傳志認為,“利差放開后,以前的模式未來很難保證繼續盈利。我們將認真聘請專業顧問,研究我們做銀行的優勢”。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目前參與申請民營銀行的民資企業無論是否已經核準都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要在民營銀行獲批后贏在新的起跑線,必須與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方法相結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結合互聯網的金融創新才是未來設立的民營銀行的出路。否則,未來的民營銀行就沒有任何與現有銀行競爭的優勢。

  牌照發放短期內或難以實現

  目前,被Wind列入民營銀行概念指數的上市公司股票有23只。另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申請或有計劃申請籌辦民營銀行的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已經達到34家。

  對此,黃震稱,民營企業之所以如此熱衷于投資設立銀行,一方面是任何產業發展到最后階段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參與設立銀行將在融資等各方面給自身企業帶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對這一行業不了解,外界普遍認為銀行“來錢快”、“暴利”等,也是吸引民營企業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

  當然,黃震認為,目前大量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大股東公告將參與設立民營銀行,其中不排除部分公司就是為了迎合資本市場的興趣,借助“民營銀行”這一熱門概念來炒作股價的嫌疑。

  還有業內人士日前曾對本報記者笑言,有些上市公司其實只不過咨詢了下參建民營銀行的事,就立馬成了市場追捧的對象,股價蹭蹭上漲。

  11月14日,銀監會修訂版的《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出臺,據悉,新的《辦法》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責任導向,實施正向激勵,引導銀行業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支持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創新等重點、新興領域發展。

  這也被業內解讀成“為設立民營銀行掃清了障礙”,似乎民營銀行已經呼之欲出。

  但黃震認為,名稱獲得工商總局的核準并不代表什么,核準后距離最終銀行牌照發放,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黃震預計,明年的兩會將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有可能會有一個發展契機,要看在牌照發放方面能否有一個大的推動;但就目前看,年內發第一批牌照的可能已經非常小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