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起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催生創新發展動力效果明顯。據悉,下一步,北京將在中關村示范區探索更加寬松的準入政策。
今天,北京市工商局及其17個區縣分局同時開展了以“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要求,優化服務方 式提升服務效能,營造良好首都營商環境”為主題的2014年工商第一次開放日活動。據悉,這是北京市工商局開展的第22次開放日活動。
當天,400多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工商監督檢查員和企業代表走進工商實地參觀登記注冊服務大廳,了解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情況。
在北京市工商局的開放日活動中,該局登記注冊處負責人介紹,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該局先行推出了簡化名稱登記手續、簡化注冊資本登記手續、進一步下 放審批權限、優化服務方式、提高審批效能等十項以“流程簡化、手段優化”為核心的服務舉措,回應社會公眾對改革的呼聲和期待。
他稱,2014年3月1日,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從3月1日至4月15日,北京市新設企業2.46萬戶,同比增長72.21%。其中公司制企業2.34萬戶,同比增長75.67%,公司制企業占新設企業的95.12%,比2013年提高3.86個百分點。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擬在中關村示范區試行更加寬松便利的準入政策,包括探索建立申請人自治的名稱登記制度、改革經營范圍核定方式、深化籌建登記制度。
負責人還透露,為優化企業身份登記工作流程,在朝陽區試點工商與質監、稅務“多證聯辦”的基礎上, 北京將擴大試點范圍,鼓勵有條件的區縣結合轄區實際開展各項有助于優化準入服務的工作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