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力促產融結合 助成熟期科企做強做大

日期:2014-08-12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科技金融板塊共帶動社會資本投資379.16億元。其中,總規模300 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設立準備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加緊注冊;總規模100億元的中關村園區發展基金方案進一步細化,預計首期到位資金20億元;總額度 8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注冊工作完成,目前13億元企業債的發行申報材料已上報監管機構……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的行業領軍企業在進一步做強做大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產融結合的問題。”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處長何存表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如何更好地融合涉及方方面 面的問題。作為全國創新創業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中關村諸多科技型企業有著共性的金融需求。我們期待監管部門能經常到中關村示范區調研,推動建立更加符合科 技創新企業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度,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設計消費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 

記者了解到,為完善針對成熟期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服務,中關村管委會近年來積極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金融服務,推動企業通過大中型銀行信貸、上市融資和并購重組等舉措不斷強化“中關村板塊”效應,助力一批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擴大融資規模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北京轄內中資銀行高新技術產業人民幣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余額達1960.1億元,較年初增長40.1%,信貸支持高新技術企 業3346家,同比增長15.1%。不只是銀行信貸,為擴大企業融資規模,中關村示范區以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為平臺,累計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近千億元,組 織450家次中小企業發行直接融資產品共計77.2億元;各銀行累計為2619家次企業發放信用貸款392.1億元。 

為鞏固完善 針對成熟期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一方面,中關村管委會積極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進行深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掛牌和通過備案 的中關村企業總數已達295家,約占全國掛牌企業總數的40%;2014年中關村新增掛牌企業達40家。截至5月31日,2014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在全 國股份轉讓系統完成融資18次,募集資金5.47億元;掛牌企業中的8家企業已在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上市。 

另一方面,中關村管委 會通過加強企業改制上市服務力度,著力支持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開展工作。2014年,中關村示范區新增上市公司6家,融資額達20億元。目前中關村示范區 上市公司總數已達241家,融資總額近2100億元。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達到63家,約占全國的1/7,在創業板形成“中關村板塊”。同時,進一步加強 上市后備資源儲備工作,推動500多家非上市股份公司完成改制,達到創業板財務指標要求的企業近千家,在中國證監會等待上市審核和在北京證監局輔導的企業 達100多家。 

打造服務平臺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強化金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中關村管 委會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制定出臺了“中關村百千萬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方案,旨在通過百億元政府資金引導,吸納帶動千億元社會資金向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 業聚集,以此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形成上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資產。為此,中關村成立了總規模達300億元的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首 期出資規模100億元。同時,還成立了總規模達100億元的中關村園區發展基金。 

記者日前從中關村發展集團獲悉,今年上半年,中 關村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進展順利,產業投資呈現出新特征。一方面,中關村發展集團大項目運作取得新突破,出資10億元支持紫光集團收購項目獲北京市政府 批準,既為北京市打造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做出貢獻,又有效提升了該集團實施重大項目投資和資本運作的能力;中芯北方項目管理和技術團隊順利組建,納米能源所 項目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的代建公司即將注冊;中俄直升機項目順利完成專家論證和盡調,正按程序設立公司。另一方面,產業投資效益開始顯現。通過股權投 資,中關村發展集團支持一批企業實現了快速良性發展,偉嘉人、和利時、神州泰岳3個政府統籌資金代持項目達到預期效果和目的,首批順利退出,實現了政府財 政資金的可放大、可循環;中關村發展集團自有資金投資的2個股權項目也成功退出,實現收益653萬元,其中,卓越信通項目成為中關村發展集團首例通過進場 掛牌交易方式轉讓的股權投資項目。 

據悉,今年以來,中關村發展集團以構建投融資一體化金融服務體系為目標,加快推動科技金融業務 模式和產品創新,按照構建基金系的設想完成了清華水木基金二期設立,中關村軟件產業基金方案上報北京市,研究形成了中關村科技投資母基金、中關村發展集團 與臺灣中華開發金控設立基金等方案。同時,為適應產業投資的新形勢,中關村發展集團從打造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模式出發,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內部業務整 合,完成了對產業投資業務板塊的優化重組和架構調整,實現了投前、投后管理的融合對接,通過研究構建系統化、模式化、特色化、專業化的產業組織和服務體 系,進一步增強了中關村產業組織服務能力。 

并購重組活躍 

“今年我們準備并購兩三家公司,同時希望能夠成 為‘新三板’做市商的首批試點企業。”北京凱英信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旭告訴記者,凱英信業從做系統集成、政府采購和軟件開發起家,然而這些業務 近年來由于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已漸成昨日黃花。2010年,他們通過定向增發收購、整合,進行了新的商業模式探討,并在這一過程中慢慢成長為有技術含量、能 做產品的公司。“產業和資本的結合,未來肯定是對企業最有幫助的渠道和市場。”張旭表示,凱英信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獲得了資本的不同支持,包括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定向增發等,去年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4億元。“今年,我們準備通過并購再上一個新臺階”。 

事實上,中關村企業近年來 的并購重組十分活躍,一批企業借助并購重組做強做大:紫光集團向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發出1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并以超常規的速度完成了所有審批 環節及總額高達150億元的大規模融資計劃,依靠國際并購一舉進入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從行業制高點上開啟了自主通信芯片設計產業的自強之路;以手機游戲業 務為主的掌趣科技先后收購國內手機游戲開發商九號科技和跨平臺(Mobile-Web)游戲開發商臥龍科技,并憑借高度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在創業板上市,成 為國內手機游戲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以移動安全業務起家的網秦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國內移動互聯網在美國上市第一股,并先后全資收購飛流、國信靈通和睿峰科 技,全力進軍移動游戲和企業移動化服務市場。 

“跨境并購已經開始從傳統的能源礦產轉向具有高成長性的新型行業,未來的跨境并購將 不只是單純的由企業主導,而是應該會有并購基金的身影出現。”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2013年的并購基金是2012年的3倍,其中有產業資本參與的產業 性并購基金成為主流。未來的跨境并購很可能首先聯合產業資本,以并購基金為主導引導跨境并購的交易。 

“中關村示范區要建設具有全 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希望國家在政策層面能夠進一步突破,引導境外資本投向中關村企業,同時也支持中關村企業到境外開展投資和并購,聚集全球資源 促進中關村創新發展。”何存表示,中關村管委會希望把自己做成非常接地氣的服務機構,進一步梳理來自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需求,反映給監管部門,進一步推動 制度化建設,促進整個金融環境的改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