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報道91金融吳文雄演講觀點:萬物互聯下的金融生態系統

日期:2015-07-30  來源: 中關村》雜志
[字體: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webwxgetmsgimg.jpg

  圖為:《中關村》雜志報道91金融吳文雄觀點

  導語:由中共北京海淀區委員會主管的《中關村》雜志2015年第06期刊重點報道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中國貿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北京 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關村創新創業論壇”,并發表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在參加論壇時的主題演講《萬物互聯下的金融 生態系統》。

  演講中,吳文雄重點闡述了三大觀點:互聯網金融以生態化方式進行創新、互聯網金融重塑傳統金融秩序,以及互聯網金融正在醞釀“大時代”。在這個創新融合的“大時代”,我們將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

  以下為《中關村》原文報道:

  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從面向個人的理財、貸款、投資,到針對企業的融資服務,股權服務。越來越豐富多彩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互 聯網端實現了交融,交融又吸引了更多用戶來到互聯網、擁抱互聯網,使得他們遠離銀行、金融機構,這種化學反應將會帶來更大的變化,傳統金融體系不得不在服 務端、技術端、產品體驗端、金融資產端進行大量的變革,向互聯網全面擁抱。

  這是萬物生長的時代,每一家傳統金融機構以及新興互聯網金融公司用互聯網的思維,互聯網的產品、互聯網的營銷理念,互聯網的資產管理技術為用戶 提供服務的年代,這個時代其實是具備想象力的時代,這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大幅度降低,每個人享受到更加便利和便捷、價格更便宜的金融服務。

  未來十年黃金發展期會遇到千載難逢的機遇。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有機會成為引領者,成為顛覆者,成為彎道超車的制造者,這是因為中國擁有這么廣袤 的人口和互聯網人群,接近6億互聯網的網民,5.8億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這樣的用戶基數和行為,通過金融服務和產品不斷在互聯網上進行累積,這將會成為移 動互聯網金融或者數據金融最大的財富,對金融市場的變革帶來非常積極有效的影響,這種影響也會促進實體經濟的建設。

  這種機遇所帶來的創新,一定不是單一的品種,而是以生態化的方式,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也迎來了春天。過去幾年的時間,互聯網金融這樣的名詞不斷演化,行業陣容也越來越大,很多企業從事互聯網金融領域,看到很多不同的金 融產品,通過電視、廣告、媒體的報道,行業的分析,看到大量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品,這樣產品的出現加速現有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效果越來越明顯。

  中國傳統金融市場的服務,對用戶的滿足度越來越低,所以被倒逼創新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銀行越來越多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用互聯網營銷思維接觸用 戶。創新已經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和主題詞,延續過去幾十年封閉式倒金字塔的運營體系將會遇到很大的瓶頸,基于互聯網自由、開放、民主、平等、創新方式成為 主流。

  在過去十年里面,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民間財富,因為互聯網金融出現,使得這些財富逐步通過互聯網釋放出來,滋補實體經濟。互聯網信息對稱具有先天 性優勢,中小企業融資效率會越來越高,相應會促進實體經濟有效循環。通過互聯網基于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發達,使得個人征信遠遠超過過去30年傳統央行體系 所積累的數據。因為平臺的作用,使得中國人金融消費的需求會被細分,平臺將用戶的需求細分化,定制化的需求,使得金融資產和金融配置更加有效率。

  風險資產定價和管理能力將會成為互聯網金融里面全新嘗試方式,銀行是否有抵押,是否有抵押物、征信情況對企業做判斷,數據和信用情況越來越明顯,對于風險資產定價,以及風險匹配有一個全新的參考模型。

  一是建設能夠容納上萬億實時金融資產的交易系統,匹配給這么大體量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參與者。

  二是基于互聯網的技術所形成的數據征信系統,是否能有效形成數據資產進行交易和安全轉移,同時能有效反哺金融機構進行相應的金融產品的設計,用戶風控以及進入企業貸款服務。

  三是是否有一個龐大的有效率的支付結算系統,區別于現有央行體系的支付結算系統,完全依附在現有互聯網端支付結算,幫助B端消費金融商提供支付 的結算,基于結算服務創造更多的數據以及在數據之上建立更多的附加價值,幫助這些企業和個人以及金融機構實現效率的提升和交易效率的提高。

  四是基于互聯網端和數據端IT系統的安全,是否發現和發明偉大的公司,幫助金融實現更安全的運作和運轉。

  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得益于中國政府和監管層的寬容,可能在某一層面上,沒有辦法能夠在意識上超越現在的形態,所以基于其空間發展,未來全新的局面和業務形態,值得思考和重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