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屆中關村前沿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在中關村展示中心舉辦,現場正式發布了《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政策解讀。據悉,為深入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建設規劃(2016-2020年)》,進一步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示范引領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要載體的作用,中關村管委會于9月底正式印發出臺了《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是全國首個地方性支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行動計劃》提出未來三年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將形成超五千億元規模,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中關村積極推動AI產業發展
人工智能作為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是指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總稱。本《行動計劃》結合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特點和產業基礎,將人工智能產業概括為人工智能芯片及傳感器,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主決策控制等核心算法,細分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等領域。
《行動計劃》是中關村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搶占前沿科技制高點的一個重要舉措。中關村制定和發布《行動計劃》,是對國務院今年7月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的有力呼應,更是在用實際行動響應十九大關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
《行動計劃》是中關村引領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指導性文件。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世界各國和國際巨頭企業紛紛布局,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機遇期。中關村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和優勢明顯,目前已經形成國內最大、最有實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中關村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和一批知名專家、團隊;擁有人工智能企業約250家,專利申請數累計7800余項,企業和專利申請數均位列全國第一;全國42.9%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也來自中關村,商湯科技、寒武紀、地平線等均已成為我國各個細分領域的創新企業,百度被國際公認為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行動計劃》作為中關村人工智能領域的產業政策文件,對未來三年中關村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和部署。
《行動計劃》重點支持五類關鍵核心技術
《行動計劃》提出了“5566”重點任務布局,即著力突破五類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五大開放創新平臺、開展六項行業應用示范、實施六類政策,全力構建全球頂尖的產業生態。
其中,五類關鍵核心技術包括:一是人工智能芯片及傳感器技術研發,包括神經網絡處理器等專用處理器芯片以及光電傳感器、圖像傳感器、激光雷達、力學傳感器等關鍵技術;二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包括通用操作系統、開源軟硬件系統、中間件、編譯庫等底層技術以及云端核心架構等;三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主決策控制等算法和新算法以及生物特征識別相關算法技術;四是人工智能應用及系統集成技術,主要指人工智能與制造、教育、環境、交通、商業、醫療、公共安全等行業深度融合發展所需的相關技術;五是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及前沿技術研究,包括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腦認知與類腦計算等前沿技術和基礎理論研究等。
AI產業未來在中關村將形成超五千億元規模
中關村AI行動計劃提出了未來三年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要著力推進“5566”重點任務布局,即著力突破五類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五大開放創新平臺、開展六項行業應用示范、實施六類政策,全力構建全球頂尖的產業生態。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以上符合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要求的數據、計算、開源等開放式創新平臺,產學研協同創新成效顯著;推出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在2個以上細分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50家以上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對相關產業帶動規模超過五千億元;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博士表示,AI產業如火如荼,中關村作為中國AI產業的發動引擎,日前發布了《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具有指標性的意義。總部位于中關村的創新工場自五年前開始布局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涵蓋AI芯片與傳感器研發、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等多個領域。“我很高興地看到,這些領域位列中關村AI行動計劃 5566 重點任務布局的 五類關鍵核心技術 名單。”李開復說:“2016年秋季,創新工場更設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招攬全球精英,致力于利用最前沿的AI技術為政府與企業提供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產品與解決方案。創新工場將在中關村這塊AI產業核心腹地,與大家一道全力打造國內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構建全球頂尖的產業生態。”
國內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地平線機器人日前獲得了由英特爾領投的近億美元融資。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表示,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中關村面向2020,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創新平臺、示范工程、生態體系等重點任務進行了科學系統部署,為加快打造在人工智能領域競爭新優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重要保障。當前地平線正加速研發高性能自動駕駛處理器,我也很榮幸入選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將積極參與行動實施,為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北京市以中關村為主要載體,已走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前沿,擁有人工智能企業241家,專利申請數累計7841項,均位列全國第一。在深度學習、專用芯片、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各個環節均聚集了一批全國乃至全球領軍企業,已經形成國內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初步形成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