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了《3D打印:社會化制造的新時代》報告。報告認為,在全球制造業由集約生產向分布式生產演變的浪潮中,需要把握產業發展大勢,借助3D打印實現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掌握未來產業鏈高端環節,實現“中國制造”的新生。 結合我國目前產業發展環境和區域特征,報告認為,我國中關村、東湖和義烏等地區具有3D打印率先應用的相關稟賦,將有可能率先形成原創的新型制造業。
相關鏈接:3D打印技術將促原創產業誕生>>
報告對3D打印技術的沖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來臨,以及我國制造業面臨的新形勢進行了分析。3D打印是未來“分布式制造”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催生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3D打印的出現使發達國家看到了制造業復興的曙光,歐美國家“再工業化”成為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的集中體現。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3D打印、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術的支撐下逐漸萌發。3D打印技術將完成對制造業的顛覆性革命,把全球制造業由目前集約化的批量制造轉變為分布式的“社會化制造”,成為滿足人類個性化需求的核心支撐。發達國家對“再工業化”的嘗試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浪潮中的巨大機遇。
報告認為,3D打印的沖擊將使得制造業發生顛覆性轉變。我國企業必須加深對即將到來的產業革命的認識,積極應對新技術的挑戰。包括認識到3D打印對于產品研發的重要提升作用、對產品性能的優化作用、開放式設計、定制化生產的可能性等。并且3D打印的顛覆性不僅體現在對傳統制造業的提升,還表現為將在一些新興領域中形成全新的原創產業,支撐起巨大的創新空間。
如何在3D打印的影響下掌握發展先機、實現我國經濟轉型、進而形成原創產業需要政府和企業進行深入探索。中關村和東湖創業資源高度密集,創業環境十分友好,是原創產業最好的孕育地,更是我國將3D打印打造為原創新興產業的最佳載體。而浙江義烏作為全世界擁有商品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城市,是我國工業產品高度多樣化的代表,也是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需求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