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5日,由海淀區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作為指導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北大科 技園主辦,創業家傳媒承辦的 “創啟未來”2014國際青年科技創業大賽將舉行總決賽。大賽自3月20日啟動以來,歷經國內6場比賽和1個硅谷專場,持續近百天時間,入圍的65個項目 即將展開最后角逐,沖擊冠軍。
本次大賽以節能環保主題,力圖發掘出色的清潔技術、環保企業,培養創業氛圍,促進技術和產業、科技和市場的結合。
為參賽者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三個月間,大賽組委會共安排兩場初創組選拔賽、四場成長組選拔賽、一場美國硅谷海外選拔賽比賽,期間累計收到報名參賽項目228家.
從參加選拔賽的項目來看,環保創業領域分布較為廣泛,有傳統的節能、固廢廢水廢氣處理等、也出現一些面對個體消費者的創意項目,比如水氣凈化設 備、智能家居、可降解環保用品等,還有將互聯網思維充分用于在環保領域上的項目,比如電商平臺、回收平臺等,可以說環保領域的創業已經突破傳統的思維,完 全進入每個人的個人生活當中。
作為創業大賽,促成投融資是這個平臺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每場選拔賽中,組委會會配備3至4為投資人擔任評委,對于有意向的企業,投資人會現場發 放投資邀約函。賽場上“唇槍舌劍”,大家對產品進行激烈而有益地探討,也讓優秀企業脫穎而出。杭州美宣建材有限公司曾拿到4張邀約函,北京風光日新能源技 術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威斯康太陽能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也拿到3張邀約函,獲得評委的好評。
天津威斯康的創始人曾在天津參加過一次創業比賽,沒有拿到名次,但在本次比賽中卻拿到當場最多的3張邀約函,并順利晉級。同一個項目,不同的結果,讓這位創業者感受到了海淀辦賽的專業和不一般的配套能力,賽后她也表達了入駐中關村的想法。
參賽項目涵蓋國內外
本次大賽雖由海淀主辦,但參賽項目涵蓋面是全國的、甚至是世界的。參賽的137個項目中,除硅谷賽的項目外,國內的項目在區域分布上以華北地區 的項目為主,有70個,其次是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項目分布相對松散。每一組晉級的10個項目中,都有一半左右來自京外。
通過紙媒、網絡、會刊等形式的宣傳,大賽的覆蓋人群也是廣泛的。報名年齡最大的參賽者是一位1929年出生的老人——張行修,老先生讓自己的女 兒幫著在線報名,多次電話與組委會溝通,希望能通過大賽讓自己退休后的研究成果得到轉化,并專門從石景山趕到海淀觀摩比賽。此外,超過60歲的報名者也有 數位。新疆慧光創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是一位維族同胞,他也不遠千里來到北京參加比賽。
導師幫到實處
導師招徒制是本次大賽的選拔形式,很多創業者在賽前擔心這僅僅會是一種“形式”。為了讓導師幫扶落到實處,組委會在選拔賽后組織了晉級創業者赴 導師企業參訪、交流,特別是文一波、敖小強兩位導師作為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也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半天時間與創業者們座談、交流、共進晚宴,創業者們把平時 的困惑、難處,賽場上沒時間講的內容都拿出來與導師交流。文一波的助理告訴工作人員,即便是文總帶的研究生,一年與文總交流的時間也不過幾個小時。座談會 后,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潘建通告訴其他選手,自己畢業后曾短暫在桑德工作過,但沒有最終留下,自己曾經后悔,但沒想到創業后的今天卻成了文 總的“徒弟”。
為了方便創業者與導師溝通,組委會為他們雙方建立了微信群。導師因為工作繁忙,不能經常在群內交流,但每次“現身”都充滿價值。導師文一波曾在 一天清晨在群中呼叫北京佳業佳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黃建軍,并邀請黃總去他的公司洽談,事后才知道文總有意與他們合作;上海習善環保科技公司創始人 李家海一次在群中向導師文輝詢問亞都投資其公司壁掛式空靜一體機的可能性,文輝表示:有可能,會讓同事跟進。微信群內的互動不僅體現了導師與創業者彼此之 間的認可和熟悉,更體現了大賽的平臺性——為大公司和小企業建立聯系,通過合作、資源對接等形式進行有益地幫扶。
搭建平臺、優化生態
大賽舉行期間,與青云創投、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中關村科技企業家協會、E20環境平臺、中國國際青年交流 中心、SEE基金會等機構展開合作,它們或提供參賽項目,或對嘉賓、評委的邀請提供支持,讓本次大賽成為一個多家協力共進的平臺,優化了環保領域的創業服 務生態。
為了向創業者展現海淀優質的創業生態,大賽特意將選拔賽安排在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等園區、孵化器,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這里優越 的創業環境和服務體系:東升科技園的比賽還未開始,就有創業者詢問如何入駐,而當天擔任評委的企業家吳昊也在賽后迅速將企業遷移到了這里;在第一場和第二 場賽中拿到最多投資邀約函的兩家企業都表達了入駐海淀的意愿——“覺得還是這里對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比較到位”,而他們均為外地企業:一家來自天津和另一 家來自杭州。此外,還有多家企業已經落戶北大科技園、東升科技園等海淀的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