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解讀:《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

日期:2017-12-02  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字體: ]

【頒布時間】:2017-09-30

【實施時間】:2017-09-30

【文號】: 中科園發〔2017〕43號

【頒布部門】: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法規類別】: 文件

 

為進一步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搶抓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重大機遇,促進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近日中關村管委會印發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科園發〔2017〕43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將該項政策的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行動計劃》關于人工智能范疇的說明

人工智能作為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是指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總稱。本《行動計劃》結合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特點和產業基礎,將人工智能產業概括為人工智能芯片及傳感器,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主決策控制等核心算法,細分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等領域。

二、《行動計劃》的重要意義

(一)《行動計劃》是中關村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搶占前沿科技制高點的一個重要舉措

中關村制定和發布《行動計劃》,是對國務院今年7月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的有力呼應,更是在用實際行動響應十九大關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

(二)《行動計劃》是中關村引領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指導性文件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世界各國和國際巨頭企業紛紛布局,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機遇期。中關村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和優勢明顯,目前已經形成國內最大、最有實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中關村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和一批知名專家、團隊;擁有人工智能企業約250家,專利申請數累計7800余項,企業和專利申請數均位列全國第一;全國42.9%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也來自中關村,商湯科技、寒武紀、地平線等均已成為我國各個細分領域的創新企業,百度被國際公認為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行動計劃》作為中關村人工智能領域的產業政策文件,對未來三年中關村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和部署。

三、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思路

按照“五個著力、一個全力”的思路,即:著力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著力打造一批協同創新平臺,著力實施一批應用示范工程,著力開展一批創新政策先行先試,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全力構建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

四、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目標

《行動計劃》描繪了這樣一個目標,即:到2020年,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形成的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包括:形成一批標志性原創前沿技術成果、若干個有行業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國際標準、2個以上實現規模化應用的細分領域、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10個以上數據、計算、開源等開放式創新平臺、500家以上人工智能企業和50家以上細分領域龍頭企業、超過500億元的產業規模、超過五千億元的相關產業帶動規模。

五、中關村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提出了“5566”重點任務布局,即著力突破五類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五大開放創新平臺、開展六項行業應用示范、實施六類政策,全力構建全球頂尖的產業生態。

六、《行動計劃》重點支持五類關鍵核心技術

一是人工智能芯片及傳感器技術研發,包括神經網絡處理器等專用處理器芯片以及光電傳感器、圖像傳感器、激光雷達、力學傳感器等關鍵技術;

二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包括通用操作系統、開源軟硬件系統、中間件、編譯庫等底層技術以及云端核心架構等;

三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主決策控制等算法和新算法以及生物特征識別相關算法技術;

四是人工智能應用及系統集成技術,主要指人工智能與制造、教育、環境、交通、商業、醫療、公共安全等行業深度融合發展所需的相關技術;

五是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及前沿技術研究,包括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腦認知與類腦計算等前沿技術和基礎理論研究等。

七、《行動計劃》重點支持五大開放創新平臺

一是支持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設面向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公共計算平臺,鼓勵行業領軍企業開放計算資源;

二是支持企業建設開源和共性技術平臺,主要圍繞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等細分領域以及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自主決策控制等共性關鍵技術;

三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聯合人工智能企業建立協同研發平臺,包括有利于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新型研發機構、概念驗證實驗室和檢驗檢測平臺;

四是支持建設基礎數據和行業數據開放共享平臺,加快推動政府數據開放,支持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搭建行業數據平臺、知識圖譜開放共享平臺和智慧物流大數據平臺;

五是支持各類創新主體搭建行業公共服務和對接交流平臺,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科研院所以及行業用戶聯合成立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技術聯盟。

八、《行動計劃》重點支持在六個行業開展應用示范

《行動計劃》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對提升全要素生產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突出作用,選擇智能制造、無人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醫療、公共服務等六個中關村具有產業優勢或者資源優勢的細分領域實施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完整的行業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加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程。

九、《行動計劃》重點實施六類政策

一是深入開展人工智能領域政策先行先試,如探索無人駕駛領域監管政策、測試標準等;

二是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開展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共性技術研發、專利申請和標準創制等;

三是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和團隊,吸引一批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頂尖人才和高層次團隊,并鼓勵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建成多層次、高質量的人才梯隊;

四是支持構建多渠道投融資服務體系,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鼓勵并購重組、多種形式的貸款融資以及改制、上市等;

五是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創業,推動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各類人工智能優秀人才投身創新創業,對領軍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引導企業集聚發展;

六是支持鏈接全球高端創新網絡,推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開展國際化布局,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賽、會議和活動。

十、《行動計劃》的支持對象

《行動計劃》的支持對象主要有五類,一是致力于人工智能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二是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研發的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科研機構;三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端人才;四是服務于人工智能行業的各類專業機構;五是為人工智能行業搭建合作對接平臺的社會組織。

十一、《行動計劃》資金支持重點方向

一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支持,包括支持前沿原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示范應用;支持企業與科技機構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搭建研發服務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和檢驗檢測平臺;支持專利、標準和商標布局。

二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支持,包括支持高端人才和團隊申報“千人計劃”、“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支持“雛鷹人才”在中關村創辦人工智能企業。

三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金融支持,包括支持設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并購重組、融資租賃、擔保貸款、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貸款及貿易融資等;優先支持人工智能企業改制、掛牌、上市。

四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支持,包括優先將人工智能專業化孵化器納入中關村創業服務機構支持體系;支持各類創業活動。

五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空間集聚支持,包括支持人工智能特色園區和創新社區建設等。

六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化支持,包括支持企業與境外頂級機構合作研發;支持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離岸孵化器等分支機構;支持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展覽、會議和論壇,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大賽和重要活動等。

十二、《行動計劃》的實施保障

為順利推進《行動計劃》各項任務的實施,提出四大保障,即組織保障、資金保障、宣傳保障和統計監測。

(一)組織保障

統籌各級行政資源和各類智力資源,加強體系保障和研究能力保障。一是與國家部委的聯動和與市相關委辦局的協調,二是統籌十六分園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協同,三是組建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智庫,高標準研究和指導產業發展。

(二)資金保障

統籌四類資金來源渠道:

1.積極爭取國家部委等國家研發計劃和創新基地相關資金對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的支持。

2.加大中關村“1+4”資金政策支持體系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傾斜,以及中關村發展專項資金、北京科技創新基金等的資金支持。

3.推動市相關部門和中關村發展集團等單位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布局。

4.引導和鼓勵十六分園設立人工智能產業配套資金。

(三)加強宣傳

在中關村推動舉辦人工智能大型論壇和重大活動,多種渠道加大對中關村企業、人物、典型案例的展示和宣傳,不斷擴大中關村人工智能的全球影響力。

(四)統計監測

加強對人工智能產業經濟運行和相關數據的分析和監測,建立與各類創新主體的溝通機制,及時掌握企業和行業進展,及時發現《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

十三、《行動計劃》的實施部門

《行動計劃》由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每年在中關村示范區網站(www.zgc.gov.cn)發布征集通知,并按照中關村管委會的相關規定組織實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