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一個多月來,接連發生3起學生營養餐安全事件。其中鎮雄縣3月13日才發生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事件,4月9日又發生368名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事件。(4月15日《京華時報》)
云南接連發生多起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事件,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學生營養餐安全事件頻發,問題主要出在兩個方面:首先,一些學校圖省事,走捷徑,甚至搞權錢交易,將食堂承包給他人經營。承包經營屬于商業行為,承包商為追逐利潤最大化,不免以次充好。其次,相關學校以包代管,往往很少查驗承包商是否具有經營資質,也很少過問其經營品質和經營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由此埋下諸多安全隱患。據鎮雄縣政府通報,頂拉小學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堂建設的位置及內部設施均達不到相關規定,所供營養餐安全無法得到保障,這些最終導致學生營養餐安全事件的發生。
此外,云南連續發生多起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事件,也暴露出學校監管不到位、管理上存在疏忽等問題。學校管理人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食品供應的量上,而對食品安全監管缺乏應有的責任和相應的專業知識。這些都給營養餐中毒事件的接連發生提供了無限可能。
國家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本是為了改變農村學生的營養匱乏、發育遲緩等問題,如今一些地方的營養餐卻成了“鬧心餐”。當下,相關部門及學校應切實強化營養餐食品安全管理,確保每天3元的補助金落實到位,讓營養餐真正惠及農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