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論文 > 正文

反腐從“奢”入手,不無道理

2012-09-24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體: ]

  近來,“奢侈品+官員”成為網(wǎng)絡熱搜詞。另據(jù)媒體報道,因奢侈穿戴頻致貪官落馬,有地方紀委已開始組織學習奢侈品知識,意在從奢侈品著手治理反腐。

 

    反腐從“奢”入手,不無道理。奢侈品,說白了,就是昂貴的非生活必需品,有其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價值,同時也迎合了少數(shù)人愛炫耀的心理。試想想,一個月就那點工資,誰會花普通人一年甚至多年的收入買一堆非生活必需品?因此,紀委緊盯領導干部的吃喝穿戴,對于反腐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反腐從“奢”入手也是必要的。領導干部作為“公仆”,如果熱衷于奢侈品消費,顯然與其身份不太相稱。奢侈品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滿足少數(shù)富人的需求,遠離普通大眾。而黨和國家一再要求領導干部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干群關系。穿戴一身奢侈品,抽著奢侈煙,喝著奢侈酒,如何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因此,有必要讓領導干部遠離奢侈品。

 

    反腐從“奢”入手也是可行的,周久耕就是最好的案例。一支天價煙,在網(wǎng)民的圍觀、紀委的介入下,貪官最終露出原形。穿戴奢侈品的不一定是貪官,但貪官總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暴露出一些“奢”的蛛絲馬跡。循著這些“奢”的蛛絲馬跡,展開反腐調(diào)查,是一種有效的反腐手段,畢竟對于多數(shù)官員而言,其合法收入在養(yǎng)家之余,并不足以支撐其購買大量奢侈品。

 

    奢侈品本身沒有錯,人們追求有品質(zhì)有格調(diào)的生活也沒有錯。但作為代表黨和國家形象的領導干部,則應做勤儉節(jié)約的表率,而不是奢侈消費的帶頭人。所以,反腐就是要治“奢”,有條件購買奢侈品的領導干部,當自證清白;沒有條件卻穿戴或消費奢侈品,更要一查到底。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