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車主對長沙市統一收取城市路橋通行費的合理性提出了持續不斷的質疑。“汽車社會”里,這筆收費牽涉到太多百姓,是否合法、合理、透明,這其實是一個國內很多地方引發爭議的焦點問題。在不斷涌升的民意面前,國內一些城市還在堅持收取,一些城市已經改革取消。
應該說,對于政府收費項目,市民有權進行質疑。而面對市民質疑,相關政府部門也有義務及時并且詳盡地回應,就爭議焦點解釋溝通,甚至必要地糾正 政府行為,以最大程度凝聚社會共識。如果不愿直接面對質疑,而一味采取拖延戰術,那“糊涂賬”永遠無法澄清,政府也會付出信用代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對路橋費的質疑,其實也是市民對改革的呼吁。
目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面鋪開。走群眾路線,關鍵在傾聽群眾聲音,回應群眾利益訴求。對路橋費提出質疑,就是群眾在表達意見、提出訴求。長沙市吸納市民意見,2013年起財政每年拿出3億元,補貼公共交通,降低票價,就受到眾多市民的贊揚。
其實,包括路橋收費這件事在內,任何一項公共政策,在其“存廢之爭”已經進入公共討論范圍的時候,我們都期待民意能得到充分的尊重與足夠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