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政協委員熱議:“基因檢測”式精準醫療靠譜么?

2016-01-24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如果一個18歲的孩子做了基因檢測,結果癌癥高風險,那么是會嚴重打擊他的精神狀態還是能夠起到超前預防的積極作用?”北京市政協委員王建昌在此間召開的北京兩會小組討論會上拋出自己的疑問。

    一些檢測機構稱通過基因檢測可以預測患癌風險,雖價格不菲仍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去嘗試。以基因檢測為重要手段的精準醫療已被列入“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的重大專項之一,“基因檢測到底靠不靠譜”這一話題在北京市兩會上引發了政協委員們的熱烈討論。

    “精準醫療的精髓是‘個性化’和‘量體裁衣’。”北京市政協委員張斌說,幾千年前,人類主要靠感覺器官診斷疾病,隨著技術平臺的迅速發展,目前人類已進入精密醫學和精準診斷的時代,這符合我國傳統醫學的文化精髓,每人一個方子,而非每人都吃一種藥。

    從事流行病學專業的北京市政協委員方向華則有不同意見,她認為,在流行病學領域,如果被檢測出有患病風險就一定要拿出治療方案,否則就是給病人徒增煩惱。

    方向華委員舉例說,曾經有組織對老人患阿爾茲海默癥風險進行基因檢測,只將結果告知其中一部分老人,結果發現被告知有患病傾向的老人生活狀 態變得不積極。“我認為基因檢測要有臨床評估。包括現在對大量除癌癥以外的疾病也進行檢測,到底是不是有效積極的辦法,會給病人造成什么樣心理以及病理反 應,值得商榷。”

    北京市政協委員楊月欣則認為,雖然基因篩查還在研究階段,精準醫療在世界范圍內也仍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著諸多障礙,但要看到,基因篩查的重 要前提是依托龐大數據庫,這個數據庫雖需要長期積累但能對疾病的預防給出個體化的指導和鑒別,這對提升我國大眾疾病預防這一“短板”意義重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