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地鐵10號線發車間隔縮短10秒

2011-10-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日,地鐵10號線平日高峰期間發車間隔再縮10秒,由2分55秒變為2分45秒,乘客排隊候車時間預計減少三至五分鐘。北京地鐵公司營銷部副部長李巖透露,此次縮時主要是因為,隨著地鐵8號線暫停運營,該線的2組列車調入10號線載客。

    這種“地鐵車輛換線運營,緩解大客流線路壓力”的模式暫不能在其他線路推廣。業內人士分析,由于本市14條地鐵線路,采用的信號系統各自為政,甚至車輛都不是同一廠家生產,因此不能實現“通用”。

    高峰時段運力增6.1%

    作為10號線最繁忙的車站之一,國貿站早高峰換乘客流達五六萬人次。昨日8時15分,在10號線該站開往巴溝方向的站臺上,記者觀察了半個小時發現,每個車門平均排隊人數在20人左右,乘客最多等1趟車就可離開。

    “原來要等四五趟車才能擠上去。今天感覺排隊的人明顯少了。進站列車也不再黑壓壓的擠滿了人,車廂中部都能看到空隙了。”市民常先生告訴記者,“原來要排四五十人的長隊,現在前面就站著十多個人,以后可以晚出門五分鐘了。”

    據北京地鐵初步統計,10號線高峰時段最小間隔由2分55秒縮短至2分45秒,上線運營列車由33組增加到35組,相當于每天多跑11圈,提高運力6.1%。同時,該線平峰間隔也由6分鐘縮短至5分30秒,提高運力9.1%。

  發車間隔還有壓縮空間

    10號線的“新車”來自8號線。李巖介紹,由于這兩條地鐵線使用的信號系統和車輛基本一致,因此經過簡單調試后,就可互換使用。“8號線所有4組車都將加入10號線。”

    “根據目前客流情況,35組車上線運營就可以實現10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為2分45秒。今后,地鐵公司會實時監控客流情況,尤其是調研8號線1期及2期貫通運營后帶來的客流壓力,在必要時繼續縮短10號線發車間隔,增加上線列車組數。”他說。

    另外,8號線將采用新的信號系統,同時購入一批新車。李巖說:“根據當前規劃,8號線與10號線的換乘站——北土城站換乘通道不會進行改造,只是進行設備更替調試。”

  信號系統差異影響列車換線

    在地鐵運營過程中,軌道信號系統被比喻為保障列車行駛安全的“中樞神經”,起到“大管家”的作用。然而,由于本市軌道交通建設時間各不相同等原因,聘請的“管家”“口音”差別較大。即使使用了同一款車型,列車也不能更換線路運營。

    “同一時期興建的軌道線路,比如同是去年開始試運營的5條地鐵新線采用的信號系統也不一樣。”業內專家透露,主要是由于前期規劃未考慮。如果建設完成后,再統一各線路的信號系統,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困難較大。“如果軌道交通信號系統一致,地鐵列車就有望變成‘公交車’,實現‘機動調配’。根據客流情況,更合理的分配利用運力,緩解車廂、站臺擁擠。”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