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公眾呼吁天安門廣場實行禁煙[圖]

2011-10-3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每天垃圾半數是煙頭,一年能撿兩三噸

    昨(28日)晚,天安門地區管委會環衛作業隊對廣場和周邊步道進行全面清洗。

    一個華燈底座下,就有21個煙頭;圍著花壇坐著一圈人,有十多人在抽煙,但無一人把煙頭丟入垃圾桶……連日來,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發現,煙頭已經是廣場地面上最常見的垃圾之一。來自環衛部門的數據也顯示,廣場的垃圾中,約有一半是煙頭。

    “天安門廣場這么莊嚴的地方,為什么就不能禁煙,杜絕亂扔煙頭和環境污染呢?”對香煙特別敏感的游客小曾呼吁。

    亂扔煙頭點燃垃圾桶

    昨天(28日)中午,廣場西北側的一個垃圾箱突然冒煙兒了,天安門保潔隊的作業經理何清香趕緊過去用隨身帶的瓶裝水滅火。“每天都有游客將未熄滅的煙頭胡亂扔進垃圾箱中,把里面的紙巾、塑料袋等雜物點燃。”

    記者在廣場上留心觀察了一下,廣場十多組垃圾箱與別處不同,特意在三個分類垃圾箱中間增加了一個約10厘米寬的“煙灰缸”,以黑色為標識區別于旁邊的綠色可回收垃圾箱和灰色的其他垃圾箱,煙灰缸內是一個盛有水的鐵質垃圾斗,外面的箱體上還貼了三個圓形的“滅煙貼”,游客可以將煙頭在滅煙貼上捻滅然后扔進煙灰缸中。

    可如此貼心的設計卻并未物盡其用,很多游客隨手將煙頭亂扔在地上,或是隨手扔進垃圾箱中,滅煙頭時也多是隨意在垃圾箱上找個地方就捻,所有垃圾箱都被煙頭燙得黑漆漆的。

    游人不自律 煙頭掃不完

    背著簸箕、拿著掃帚、拎著長板夾子、腰里再別瓶水,天安門保潔隊的隊員每天工作都要帶著五六公斤的裝備。

    從早上升旗儀式結束、紀念堂開放時起,保潔隊員們就開始跟著人流的腳后跟轉,游客隨手扔掉的垃圾都要隨見隨清。其中,最讓保潔隊員頭疼的就是怎么掃也掃不凈的煙頭,不但數量最多,有的煙頭嵌入磚縫中,得用鉗子甚至是手指才能摳出來。

    “游客抬頭看景,我們低頭揀煙頭。”保潔隊員們常這樣自我解嘲,后來,他們干脆身背小喇叭,隨時向游客宣講不要亂扔垃圾、煙頭,但收效也不明顯。

    “最怕旅游團,一個旅游團過去,地面上呼啦啦就會出現好多煙頭。”每天川流不息的旅游團讓天安門保潔隊安全主管張庚連特別頭疼。高峰時一天300多個旅游團,但很少會有導游或領隊主動去約束團員的不文明行為。

    天安門保潔隊作業主管楊慶海告訴記者這樣一個統計結果:每年,廣場上僅煙頭就能撿上兩三噸。

    20年前廣場曾禁煙

    聽到有游客關于廣場禁煙的建議,保潔隊員們都舉雙手同意。他們希望通過這一舉措,杜絕游客在廣場上亂扔煙頭的陋習。

    楊慶海對20年前曾執行過的禁煙令印象深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天安門廣場曾經一度禁止吸煙,“吸煙、亂扔垃圾,被抓住會罰款5塊。”當時,禁煙令執行得很嚴格,效果非常好,廣場上基本見不到煙頭。但記不清楚從什么時候開始,廣場上就不禁煙了,煙頭也是越掃越多。

    “亂丟煙頭的行為,確實有很明顯的消極示范作用。”北京市倫理學會秘書長王淑芹教授認為,在許可吸煙的前提下,一旦有人發現隨意丟棄煙頭不受制止、懲罰,就會在心里默認為“許可”,更多的人會去效仿,甚至帶動亂扔其他垃圾。

    “可以成立勸導隊,由公共文明引導員、志愿者進行說服、教育。”王淑芹建議在廣場的各個入口開展宣傳,讓游客一進入廣場就意識到這里很莊嚴。

    廣場禁煙尚無法可依

    根治亂丟煙頭,需要廣場禁止吸煙。不少游客對天安門廣場禁止吸煙表示支持。“一是莊重,二是安全,三是保護環境,四是宣傳吸煙有害健康。”來自河北的金先生總結說,“北面是天安門,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中間是英雄紀念碑,東西兩側是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在這里吞云吐霧確實太不合適了。”此外,廣場上的游人常常是摩肩接踵,煙頭一不小心容易燙著別人或者燙壞衣物。“天安門廣場需要每個人來愛護。”他說。

    不過天安門廣場再次禁煙,目前仍無法可依。北京市愛衛辦主任劉澤軍告訴記者,按照現行的各項規定,均沒有明確說明在天安門廣場這種重要的公共場所吸煙是被禁止的,因此游客有權利在廣場吸煙。據透露,目前全市新的控煙法規正在修改中,但迄今尚未考慮加入相關條例。

    據了解,美國紐約今年5月起就在廣場等重要公共場所實行更為嚴格的禁煙令,違者被罰款50美元。

    相關新聞

    廣場昨晚洗“藥浴”

    昨晚7時,11臺大型清洗設備開進天安門廣場,一字排開進行廣場地面藥液清洗。清潔人員笑稱,此番要給天安門廣場干干凈凈地洗個臉。

    昨天的藥液清洗從廣場大屏幕開始,一路向南,通過噴灑藥液、刷洗、吸塵等步驟清理廣場地面。

    節日過后,各種垃圾液對廣場地面污損嚴重。此次藥液清洗就是針對“十一”國慶節后廣場地面殘留污漬嚴重而特制的“洗臉”方案。天安門保潔隊從全市調集11臺大型清洗車,清洗范圍包括整個廣場及金水橋沿線,共分4天進行。每天的作業時間都從晚7時持續到次日凌晨四五時,工人們忙忙碌碌一刻不停。

    工作人員表示,每年天安門廣場都會在“五一”及“十一”之后進行兩次大型的藥液清洗。清洗時需要先進行2個小時的“悶藥”過程,讓藥劑將地面的油污拔出,然后用機器仔細刷洗,最后將污漬吸走。整個清洗過程緩慢而仔細,“4天的時間我們都覺得很緊張。”已經熬了一宿的天安門保潔隊總經理張軍海指著廣場說,除了11個操作員機洗,還有30多位保潔員要在邊角地帶進行手工刷洗,確保廣場地面干凈亮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