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會桌飯桌”風氣改觀 “避風頭”心態仍存

2013-01-2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歲末年初,正是各種會務宴請的密集期。記者赴多地調查,發現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年前“白天會桌,晚上飯桌”的風氣已有改觀。但也有一些干部對禁止吃請送禮的規定持“觀望”“避風頭”的態度。

    “作風問題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可能反彈。”專家強調,執行八項規定不能一陣風,關鍵看行動。

    風氣改觀:群眾擁護,干部也減負

    記者在安徽、上海、海南等地一些黨政機關了解到,除了總結會、開局會、務虛會、職代會等重要會議,其他表彰會、團拜會、茶話會、聯誼會等,已經少了很多。

    上海閔行區兩個開工儀式,鼓樂、禮炮、舞獅一律取消,儀式耗時極少;安徽合肥,省直機關的常用接待點稻香樓賓館,一些重要會議彩旗、橫幅都不見了,會場也沒有盆景、鮮花。

    “以前很多時間都耗費在接待和被接待上。”安徽省政府工作人員說,中央八項規定不僅群眾擁護,干部也覺得減負了,可以把更多時間精力花在工作上。

    “飯桌”風氣的變化更為明顯。海口市寶華大酒店銷售經理說,近期一些政府部門辦年會,基本上是當天開完會,不再訂餐,很少有開會人員住宿,“往年這個時候,春節團拜餐會訂單多,今年幾乎沒有。”

    在海口市金龍路國新園酒莊,銷售經理韓某說,由于單位團拜活動銳減,近期酒莊銷售額下降三四成。海口市一些馬鮫魚專賣店老板告訴記者,近期生意較往年清淡不少,公款訂購馬鮫魚的訂單幾乎沒有,銷售量下降七八成。

    安徽省臨泉縣一名長期負責接待工作的工作人員說,“以前擔心領導大老遠來,沒吃好喝好,顯得太寒酸。現在按規定,領導下來調研都是四菜一湯的標準,沒有了酒水,一桌飯不過三四百元,還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觀望”心態:“不愿頂風作案,但愿來年再見”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當前會風、吃請之風已明顯改觀,但也有些干部存“觀望”“避風頭”的心態,認為“吃飯送禮的‘潛規則’沒那么容易改變。”

    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個別地方在公款接待時存在飯后“最后一道菜”:每人送中華煙一盒,這種風氣沒有杜絕。

    相對于明目張膽的大吃大喝,一些隱蔽吃請送禮現象開始抬頭。范圍減小,行蹤難找,花錢不少。

    一家國企負責人說,原先宴請上級領導,到星級酒店是不成文的規定,現在就改在自己單位的“食堂”宴請,廚師是高級酒店的,檔次也不低。

    一些單位公款送禮、送卡,靠熟悉的“定點飯店”混作餐費走賬,個別機關單位的定點接待飯店甚至搞起了兩個點菜單。記者在海口市一家川菜酒店的菜單上看到,佛跳墻每位338元,馳名紅燒官燕每位448元,三支蟲草燉水鴨每位698元,服務員表示公款消費的菜單價格要高些。

    轉變作風:“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

    制定一個好的規定不容易,把好規定落到實處更不容易。長期研究“三公消費”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說,“飯桌”、“會桌”的變化,老百姓叫好,但要抑制吃喝風氣反彈,必須繼續推進規范的預決算公開制度,使公務開支透明化制度化。

    一項制度發揮多大效應,貴在堅持。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認為,長期以來,一些基層干部忙于迎來送往、推杯換盞,八項規定就是要減少這些迎來送往、繁文縟節,使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沉下身子,為老百姓辦實事、解民憂。

    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認為,要杜絕那些逢迎浮夸、勞民傷財的事,就要對照八項規定,查找本地區本部門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要把改進作風與解決好民生問題結合起來,“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作風是否切實好轉,還是要老百姓說了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