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城市德班召開,各方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前著手最后一輪協商。
最后一輪沖刺談判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說,延續《議定書》、維護應對氣候變化“雙軌”機制是本次大會的一個艱巨使命。代表發展中國家立場的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強調,《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基石,明確第二承諾期是德班會議的優先任務。
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將在2012年迎來第一承諾期到期。去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的上一輪氣候變化大會雖認可《京都議定書》有第二承諾期,卻無具體時間表,針對發達國家減排目標的表達措辭模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針對第二承諾期存續議題分歧嚴重。發展中國家普遍要求保留第二承諾期,日本、加拿大等部分發達國家卻拒絕這一提議。
發展中國家還要求發達國家履行有關援助承諾。在此前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在2010年至2012年間提供300億美元的應對氣候變化快速啟動資金,承諾到2020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相關援助資金達到每年1000億美元,但都未落實。
本次大會計劃持續12天,共分兩個階段,從11月28日至12月5日是小組談判階段,12月6日至9日是高級別會議階段。
歐盟或推新路線圖
一些人先前預測,本輪氣候變化大成果不會多。菲格雷斯否認這種說法。她預計,德班大會無論如何也會就《京都議定書》產生一些成果,同時在技術轉讓和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綠色氣候基金”方面取得進展。西方媒體先前報道,歐盟代表可能在德班大會期間提出一套推動各國減排的新路線圖。 (新華社電/專稿)
背景
今年物價高 天氣罪過大
過去18個月,由極端天氣引發的糧食價格上漲令全球數以千萬計人口陷入貧困。
樂施會成員登特告訴法新社記者:“伴隨氣候變化加速,情形會越發糟糕。惡劣天氣使地方或地區糧食價格升高時,窮人更易受影響……今年,高物價和低購買力使不少人陷入危機。”樂施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去年夏季,俄羅斯和烏克蘭遭遇酷暑。高溫加上山林火災致使俄羅斯小麥大面積減產,迫使這個世界小麥第三大出口國連續數月暫停谷物出口。去年7月至9月,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六成至八成。今年4月,小麥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漲85%。
今年7月,受干旱影響,索馬里高粱價格上漲393%,9月至10月,泰國和越南遭遇洪水,大米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5%至30%。
登特強調:“更頻繁、更極端的天氣狀況將產生更復雜的影響,引發短缺狀況,擾亂市場……”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菲格雷斯說,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報告表明,溫室氣體已達到創紀錄的濃度,提醒人們采取行動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