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大興安嶺“5•6”火燒區生態系統基本得到恢復

2007-04-26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5·6”特大森林火災火燒區,經過20年的恢復和保護,火燒跡地上重新長起了大片樹林。目前,火燒區恢復面積已超過96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由1987年火災后的61.5%提高到現在的87%以上,動植物種群基本得到了恢復。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區地處東北邊陲,是中國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1987年5月6日發生在大興安嶺北部林區的“5·6”特大森林火災,過火面積達到124.3萬公頃,使104萬公頃的森林資源遭受了嚴重破壞。

    “5·6”火災過后,大興安嶺林區建立了一整套恢復、更新工作體系,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進更新、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等多種方式,全面立體地進行火燒跡地更新和生態系統恢復。“天保”工程實施后,生態建設被提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為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加快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大興安嶺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監測科的人士說,經過20年的恢復,北部火燒區野生植物目前有900多種,野生動物有25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10多種。

    在位于西林吉林業局施業區內的“5·6”大火起火處,100多公頃人工林已經拔地而起,平均樹高達6米。營林專家介紹說,目前大興安嶺北部4個林業局火燒跡地上的落葉松、云杉、樟子松等更新林最高的已超過20米,林冠下各種野生植物枝繁葉茂。由于森林資源總量增加,森林植被、林分結構、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森林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凈化空氣、改善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基本得到了恢復。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