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北京園博園之湘潭園:蓮城鄉情 岳麓之源

2013-05-04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湘潭是一方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的神奇土地。湘潭園設有“蓮韻”組雕、碧泉書院,碧泉潭、香遠亭,愛蓮橋等建筑,步入其中賞心悅目。

    湘潭園占地1000平方米,是北京園博園中城市展園規定的最小單位。走進湘潭園,卻一點兒都不覺得小:站在水岸邊,四望都是美景:書院、曲橋、潭水、亭子、景石,綠樹紅花。影影綽綽中,遠處似乎還隱藏著更多美景!

    湘潭盛產湘蓮,有“蓮城”美譽。湘潭園,就以“蓮城鄉情”作為設計主題,通過由毛澤東、彭德懷等人物壁雕構成的蓮韻組雕等景觀,展示了湘潭的紅色文化;通過湖湘文化發源地碧泉書院、碧泉潭等,展示了湖湘文化;通過香遠亭、愛蓮橋、蓮池、蓮坊等,展示了湘蓮文化。三大景區緊湊互融,再輔以蓮荷、馬頭墻等配景,游覽起來別有韻味。

    湘潭園雖小,卻有北、西、南三個入口。

    南入口是正門,迎面是“鄉情”浮雕壁。巨大的蓮葉狀石壁中間,毛澤東和一位老者并肩走來,他側身望向老者;左側,有婦女抱著孩童;右邊,一壯年男子,身前一個孩子歡快地向前跑著,他們也面帶笑容。這個畫面講述的是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韶山時與家鄉人民親切相逢的場景。展園設計師劉安德介紹,在湘潭市中心的東方紅廣場上,就有同一主題的巨大圓形浮雕,展園中是縮小版的。由此,紅色文化,也成了湘潭園的第一大展示要素。

    進門右轉,遠處一塊景石上,寫著“蓮韻”二字。其后,綠樹中掩映著7組壁雕,上面的人物都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領域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毛澤東、彭德懷、王闿運、釋敬安、楊度、黎錦熙、齊白石。每組壁雕上都刻有人物的頭像和簡介,并對人物有四字概括,如一代偉人、開國元戎、世界名人等。

    和前面6塊青石壁雕不同,唯獨最后一塊“齊白石”壁雕是白色的,臥在綠草花叢中,別有一番藝術氣息。

    白石正對著的,是展園的北門。兩垛高高窄窄的墻頭,上雕馬頭圖案,又稱馬頭墻。前一個上書“這里是湘潭”,后一個白色的墻壁上,是蓮花圖案,透過鏤空的蓮葉,正好框住園中美景。

    再往前走,就是湖湘文化景區。高高壘起的山石上,建有“碧泉書院”。據介紹,碧泉書院是湖南最古老的書院之一。當年,胡安國父子為躲避戰亂隱居碧泉,創建文定書堂,廣收門徒,傳播并研究理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開創了湖湘學派。湘潭從此名揚江南。后來,碧泉的學生們,又相繼打造了衡山的文定書堂、寧鄉的通山書院、長沙的岳麓書院等,發展了湖湘文化。“經世致用、勇敢尚武、自強不息、純樸重義”的湖湘文化精髓,至今仍有廣泛的影響。

    碧泉書院是景觀最高點,以南方常見的傳統民居為原型,小空間小尺度,只有三開間,卻集門廊、廳堂、廂房、半亭、后院于一體。置身其中,還沒有看夠,已經走出景中了。值得一提的是,書院中的對聯、匾額,大部分都是當地的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而且用的都是實木,是湘潭市樹樟樹之木。湊近一聞,有淡淡的香味。

    站在書院的門廊往下看,層層疊疊的景石下,是碧泉潭,水中荷葉連連,岸邊鳶尾吐蕊。遠處,有香遠亭、愛蓮橋、蓮池等景觀,一派生機盎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