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里都會有一些常備用的藥品:發燒、頭疼等感冒類的藥;胃痛、嘔吐、腹瀉類的藥,還有家里有慢性疾病高血壓等患者用的藥等等。這些貯備藥品3到半年須做檢查是否超過有效期或變質失效,一旦發現問題藥品應該及時處理或更換。檢查時藥注意以下幾點。
1、藥品最好用原包裝物包裝:
這樣便于識別,便于掌握服用方法、劑量。如無原包裝,就應選用干凈的小瓶、干燥后裝藥,并將藥物的名稱、服法、劑量等寫清楚貼在包裝瓶上。
2、建一張藥品明細表:
分內服藥、外用藥兩大類,再按藥品名、用途、用量、用法、注意事項、失效期等列表,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夠起到方便、安全用藥的作用。
3、避光:
西藥大多是化學制劑,陽光中紫外線能加速藥物變質,特別是維生素、抗生素類藥物,遇光后都會使顏色加深,藥效降低,甚至變成有害的有毒物質。在藥房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暗不透光的,有的是棕褐色、有的是藍顏色的磨石瓶,那就是為了避光保存藥品不變質。
4、密封:
空氣中的氧氣能使藥物氧化變質。所以,無論是內服藥還是外用藥,用后一定要蓋緊瓶蓋,以防藥物氧化變質失效。
5、干燥:
有些藥品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且吸收水分后便開始緩慢分解成水楊酸和醋酸,產生濃烈的酸味,對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加。
6、陰涼:
藥物的化學反應隨溫度的上升而加快,溫度上升10度,化學反應速度可增加2-4倍。困此,藥品的存放位置,應選擇在家中最涼爽處。
要經常(一般為3-6個月)、定期檢查藥品是否超過有效期或變質失效。如發現藥品超過有效期限,藥片變色、松散、潮解、有斑點,膠囊有粘連、開裂、丸藥有蟲蛀、霉變,糖漿、膏滋類藥發霉、發酵、藥水混濁沉淀,眼藥水混濁有絮狀物等情況時,均應及時處理和更換。
藥品必須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讓孩子和精神有異常的病人隨時拿到,以免偷服、誤服發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滅蚊、滅蠅藥,決不可同家族貯備的藥品混放,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