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真假難辨是造成這些街頭小店失寵的關鍵因素。”據市民洪小姐介紹,由于買奢侈品動輒要數千元乃至數萬元,時下,選擇名品消費的市民在購買這類商品時都顯得比較謹慎,尤其在現在A貨、超A貨以假亂真程度不斷加劇的前提下,許多消費者更是不斷遠離這些街頭小店。
“在我們公司,職員用香奈兒的香水、古奇的包很普遍,如果是有級別的人,穿幾千元一件的衣服也算平常。像寶姿那樣的衣服,對我們來說已經不算名牌了,如果你穿得太普通,會讓人感覺怪怪的。”在紹興縣柯橋某寫字樓內上班的張小姐這樣介紹說,她所在的公司里,大家都很重視自己服飾與包包的品牌,“大家對品牌都很在行,如果被人發現用假名牌,是非常丟人的。”
真假難辨造成了本地奢侈品消費不斷外流。為了牟取暴利,確實有一些無良商家在銷售假貨。
據記者了解,時下,雖然街頭巷尾銷售奢侈品的門店正在不斷增多,但個別門店以假亂真的現象也確實存在,一些從海寧、廣州等市場進貨的仿造品也被當作名品銷售,坑害消費者。
商界專業人士表示,面對不斷擴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規范街頭奢侈品的質量,提高名品銷售門店的口碑,將成為獲取市民認可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