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預防乳腺增生的關鍵是堅持自查與復查。
26歲的林小姐,體檢時查出左乳有兩個花生大小的結節,沒有明顯不適,后經確診為乳腺增生,她怕此病誘發乳腺癌,心里挺緊張。她的擔心竟然引起了辦公室其他3位女士的共鳴,她們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有結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姑娘。她們都奇怪:“患乳腺增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摘自《大眾健康》)
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于25~45歲的女性。乳腺增生的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后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
乳腺腺病會增加乳腺癌風險
醫生將乳腺增生分為乳痛癥、乳腺腺病和纖維囊性乳腺病,這三種情況癥狀基本相同,只是乳痛癥的疼痛更明顯一些。乳痛癥其實并不屬于真正的乳腺增生癥,也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纖維囊性變”指乳腺呈團塊狀或有連續的結節樣乳腺疾病,臨床觸診檢出的纖維囊性變并不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乳腺腺病,特別是乳腺纖維囊性腺病,因其常伴有乳腺導管內的增生性病變和良性上皮增生,因此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性,應引起重視。
大多數學者認為乳腺增生與以下因素有關:
1.激素異常,即卵巢內分泌失調,導致腺體增生過度或復舊不全而發生纖維化引發乳痛;2.乳腺組織對雌激素高敏感性;3.婚育因素影響,正常的生育、哺乳對乳腺是一種保護,而晚婚、不育、人工流產、應用避孕藥物等對乳腺會產生負面影響;4.精神壓力大,心情煩躁;5.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食用含有激素喂養的動植物等;6.傳統醫學認為,乳腺增生與情緒有很大關系,這也是為什么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該病患者不斷增多的原因。
預防的關鍵是堅持自查與復查:
首先,2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月自查乳房,如果發現乳房上有凹凸不平、邊緣不清楚、活動性差的腫塊時,則應及早檢查。35歲以下的育齡婦女應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檢查,必要時加做鉬靶檢查。35歲以上除做彩超外還要每隔1~2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其次,學會在心理上進行自我調適,保持良好的情緒。生活要有規律,適當運動。已婚者保持和諧的性生活,可緩解內分泌失調,減輕乳腺增生發病率。育齡女性應盡量避免人流,產婦要多喂奶。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