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坐月子:傳統禁忌如何變通

日期:2009-07-17  來源:健報
[字體: ]
  7月的南方,酷暑難耐。遇上熱天坐月子,新媽媽對著寶寶的哭鬧,心情已是煩躁。再加上母親、婆婆以及三姑六婆若干“過來人”等的“經驗說教”,心境更是沒法安寧。坐月子,難道真如老一輩們說的那樣,有一籮筐的禁忌要去遵守?

    6月底,小謝的乖寶寶出生了。在她最需要丈夫關懷的時候,因為工作關系,丈夫要出差一段時間。臨行前,丈夫邀了岳母前來照顧母子倆。     

    爭論1

    空調能不能用?

    7月的南寧,每天都幾乎是烈日高照。人呆在屋里,即使什么事都不做,都會覺得悶熱,更何況還要照顧新生的寶貝。小謝恨不得將空調開到23℃,以此“犒勞”自己終日汗涔涔的身子。

    但是母親卻非要她每天穿著長衣長褲,戴著帽子,不準開空調,門窗還捂得實實的,說是產婦怕風,否則老了容易得關節炎。

    小謝很難受,但又不好沖母親發脾氣,只好一個人生悶氣。

    變通建議:

    在夏天,人體代謝比較快,應該要保證給產婦舒適的環境。居室要經常通風透氣,讓產婦呼吸到充足的氧氣,促進產婦身體的恢復。室內氣溫不應超過26~28℃,室溫過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電扇降溫。但是要注意:無論是自然風還是空調或風扇的風,都不能直接吹在產婦的身上,因為產后毛孔都是張開的,抵抗力差,容易著涼。     

  爭論2

    非要多喝濃湯補身子?

    “又是豬腳湯啊?!”小謝看著碗里的湯,一點胃口都沒有。連續3天來,她喝的都市豬腳湯。而之前,則天天是濃雞湯。看著湯面上泛光的油跡,小謝一千一萬個不愿意。

    可母親卻說,“吃啥補啥”,多喝濃湯,乳汁就多,這樣就有足夠的奶水喂寶寶。為了寶寶,小謝只好皺著眉頭把湯喝完。

    變通建議:

    這些豬腳湯、肥雞湯,脂肪含量都很高。產婦腸胃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如初,因此飲食不要過于油膩,以免影響消化吸收。再者,產婦食用過多高脂肪食物,會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而這種高脂肪奶水不能讓嬰兒很好地吸收營養,還容易使他們發生腹瀉。

    產后10天,產婦可以適當補充些富含優良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瘦肉、牛奶、禽蛋等,這些食物還具有促進乳汁分泌及增強機體免疫的功能。

    蔬菜和水果也是夏季產婦不可缺少的營養佳品。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瓜果,它可以幫助產婦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對防治產后便秘十分有益。不過,一些苦的、寒性的食物應盡量少食。     

  爭論3

    坐月子能不能洗澡?

    小謝聽說,在坐月子的時候,不能洗澡,老人家也是這樣認為的,洗澡容易感冒,以后會落下病根。可是,不洗澡讓小謝覺得渾身都很難受,身上膩呼呼,瘙癢難耐。

    變通建議:

    其實,由于過去生活條件差,不允許產婦在坐月子時不洗澡,是怕產婦受到感染或者感冒,這也沒有什么不對的。不過現在整個生活水平、衛生環境提高了,還是建議產婦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在前兩周可以“擦澡”,勤換衣服,保持身體清爽,有條件的可以用姜、艾葉煮水洗頭、洗澡,有理氣血、逐寒濕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洗完頭、洗完澡后,要及時擦干水份,做好保暖工作。     

    爭論4

    月子一定要坐著嗎?

    母親看到小謝產后體質虛弱,便下令不準小謝下床活動,要她多呆在床上休息,心疼女兒的母親,甚至要求小謝吃飯也在床上解決。可小謝明明記得,出院時醫生交代她,產后要多下床活動,以便身體恢復。

    變通建議:

    適度的活動,對于產婦身體的恢復是很有幫助。在產后初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產婦可以自行進行按摩和及早下床活動,有利于四肢血液循環、惡露及時排出、子宮恢復,還可預防靜脈炎血栓發生。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在量力而行的情況下進行,避免重體力活動,待體力逐漸恢復可將活動時間稍微加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