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一種即時的心理狀態,那么相對應的就是孩子的性格。性格是一個較長的心理狀態,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一生。但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性格是更容易有變化的。
有時父母會突然地發現,怎么以前開朗活潑的孩子最近突然特別蔫兒、不愛和別人說話了?以前特別熱衷于嘗試新鮮事物的孩子怎么突然畏首畏腳起來?諸如此類,等等。當然有負面性格轉向正面性格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教育機構的研究表明,性格的轉變是有周期性的,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轉變。 有的教育家提出一種觀點,每當孩子性格轉變前,臉部表情會提供信號。所以,父母應該加以觀察,以做好及時的引導。對于那些不善溝通的孩子,父母平時留意觀察,就更加重要。 有的專家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讓幾十個的孩子來畫一個人,無論孩子畫的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甚至是外星人,無一例外,孩子一定會先畫出臉。無獨有偶,該專家指出:由于孩子的生理技能尚未開發,性格的轉向往往就會由臉部先傳達,孩子的潛意識里也會有意識地用臉部去表達想法。 中國戲曲中有臉譜的說法,就是以某些角色臉上畫的各種圖案,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保爾·埃克曼認為,孩子的面部表情可分為最基本的六種:驚奇、高興、憤怒、悲傷、藐視、害怕。 如果父母發現平時總是很內向的兒子近來有時會面帶笑容,那么父母就應該想到,孩子也許認識了一個有好感的女生。于是,父母就應該提前準備,如果發現確有其事,讓孩子在學習上分心了,該如何加以引導,使孩子重新走上正軌。此類事情的出現,會讓內向的孩子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性格,以親近心儀的女孩子。父母的正確處理,會使孩子從此走向開朗,同時也明白早戀的害處。 我們所說的孩子的臉面不僅是指孩子的長相,主要是指其面部表情。人的面部是精神上獲得完整的整體美的關鍵,孩子尤其如此。因為從面部最豐富的精神性表現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心靈變化。面部結構不可能脫離精神,因為它就是精神的直觀表現。面容是精神的體現,也是性格的象征,它與軀體有著明顯的區別。 面部很容易表現出柔情、膽怯、微笑、憎恨諸多感情。而身體相對于面部,尤其相對于眼睛而言,卻居于較次要的地位,盡管它也可以通過動作和造型來表達性格,但仍然是不足以與面部相比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