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伏,本市446家醫療機構統一啟動了“三伏貼”貼敷服務。今年本市首次統一“三伏貼”的藥物和調配,也就是說,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用上跟廣安門中醫院等大醫院一模一樣的“老方子”,而且價格也統一價為每次30元。醫生同時提醒,今年有兩個“二伏”,所以統共需要貼敷4次。
現場
廣安門中醫院:預約患者超9000人
昨日上午,記者在廣安門中醫院了解到,多數患者都是事前預約好的,僅是預約患者就達到了9000多人。此外還有很多人是一早過來排隊的。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人甚至早上五六點鐘就跑來排隊了。截至上午10點,排隊掛號繳費的貼敷隊伍已經延伸到了院外。
東直門中醫院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擠滿了來貼敷的人。據院方介紹,前幾天每天排隊預約的場面就沒有斷過,醫院專門開辟了一層的掛號繳費窗口,每天都排著長隊。
社區醫院:貼敷延長到晚8點
隨后,記者又來到什剎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此前兩家大醫院相比,這里的人明顯少了很多(如圖),十幾名患者在貼敷室外悠閑地候診。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這里早上7點半開門,晚上將持續到8點。據介紹,去年他們醫院每天能接待八九十位居民。根據往年經驗,從掛號到貼完“三伏貼”,最多40分鐘就能搞定。
今年,本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將貼敷時間延長到了晚8點,主要是為了方便一些上班族。
政策 全市首次統一方子和價格
據市中醫管理局醫政處副處長王和天介紹,為了避免市民扎堆大醫院排隊貼敷,今年全市提供“三伏貼”貼敷服務的醫院擴大到446家,幾乎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市民可登錄北京中醫藥信息網(www.bjtcm.gov.cn)查詢。
這446家醫院除了二、三級醫療機構外,約85%都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方便市民在家門口貼敷。而且價格也統一,每次30元。
針對不少市民認可廣安門中醫院的“老方子”,所以扎堆兒到那里排隊的情況,王和天解釋說,去廣安門醫院貼敷和在社區醫院貼用的藥是一樣的。據了解,這也是全市446家醫院首次統一了三伏貼的藥物和調配,選用廣安門中醫院的方子,是應用了50年的成熟方劑。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按照傳統工藝統一制作,提供給醫療機構調配使用。
此外,市中醫局明確要求醫院必須選用中藥制成的貼敷膏,不得使用其他穴位貼替代藥物,并對社區醫務人員進行培訓,規范穴位和手法。
據介紹,去年全市社區醫院共有2.7萬人次貼“三伏貼”,預計今年社區這一數字將達到5萬人次。
提醒 過敏、內火重不適合貼敷
醫生提醒市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使用三伏貼,切忌盲目貼敷。過敏體質、內火較重或者對貼敷藥物過敏的人都不適合。醫生說,三伏貼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方法,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貼敷期間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一般成年人每次貼敷在4至6小時、兒童在1至4小時為宜。孩子越小,貼敷保留的時間越短;天氣過熱或者潮濕的時候,保留的時間也可相應縮短。
醫生提醒市民:貼“三伏貼”不必要扎堆兒在入伏第一天貼。比如今年,只要在“初伏”、“中伏”、“閏中伏”和“末伏”每一“伏”里任選一天,貼上四次就可以了。
【鏈接】
哪些癥狀適合貼敷
1、久咳、哮喘、肺痹、肺脹(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小兒體虛易感冒、反復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3、痹癥(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怕冷,或遇寒加重者)。
今年三伏時間
●初伏:7月14日~7月23日(農歷六月十四至六月二十三)
●中伏:7月24日~8月2日 ( 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七月初三)
●閏中伏:8月3日~8月12日(農歷七月初四至七月十三)
●末伏:8月13日~8月22日(農歷七月十四至七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