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查看的三款常見的牙膏,其中中華含有三氯生,田七未標示成分,高露潔標注含氟但未說明哪些人群不適合使用。
近日一則關于“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會致癌”(微博)的消息在微博瘋傳。昨日,記者就此事采訪到西華大學物理與化學學院副院長馬夢林博士。他告訴記者:三氯生是安全的抑菌劑,但功效牙膏是針對不同人群研發的,含有不同的添加劑,消費者應選擇性地使用。
隨機調查:
僅一款牙膏標注含有三氯生
三氯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一般被添加在牙膏等日化用品中。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紅星路附近的紅旗連鎖、舞東風等多家超市發現,僅中華全效+亮白牙膏的成分表中有三氯生一項。在高露潔、佳潔士、黑人的系列產品成分表中,并無三氯生成分;而田七中藥牙膏等特色牙膏的外包裝上并未列出成分表。
解除疑慮:
三氯生是低毒的抑菌劑
昨日下午,記者采訪到西華大學物理與化學學院副院長馬夢林博士,據他介紹:“我做過很多關于三氯生的研究,這種化學物質本質是低毒的抑菌劑。”他告訴記者,三氯生本身是安全、不致病的。正是看中三氯生的優秀的抑菌效果,它被廣泛添加在香皂、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中。近年來,由于國人對抑菌產品的需求日益加大,三氯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2000年前,國內三氯生的使用量僅幾噸,其來源主要依賴進口。但目前,國內三氯生的年產量達上百噸,據馬夢林介紹,僅四川省內生產三氯生的企業就有好幾家。
背后隱患:
添加劑功效成廣告噱頭
馬夢林告訴記者,在2000年左右,國外風行的功能性牙膏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抗菌、含氟、美白等添加劑功效概念隨著宣傳廣告廣為人知。看似繁多的牙膏添加劑,其實主要分為三種:第一,含氟化合物;第二,抑菌劑;第三,漂白成分。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內添加這些物質都是安全的。
昨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管普通的牙膏中就含有單氟磷酸鈉、山梨(糖)醇、水合硅石、聚乙二醇-32、檸檬酸鋅等多達21種添加劑成分,除清潔口腔外,超市中的牙膏都注明自己有亮白、消炎、除菌、除口臭等功效。馬夢林指出:“這些不同的成分和功能,原本是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而開發研制的。但在牙膏的大量廣告功效宣傳下,消費者選擇牙膏時容易受到誤導。“很多牙膏廣告都強調除菌、抑菌的功效。三氯生對于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等細菌都有很強的抑制能力。但其實每一種菌,都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如果濫用除菌、抑菌產品,就沒有價值了。”“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強牙齒鈣的抗酸性,預防齲齒。但處于高氟地區的居民,長期喝濃茶的居民卻不適宜使用含氟牙膏,而這些在牙膏的包裝上并沒有注明。”
延伸調查
看廣告選牙膏已成普遍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牙膏外包裝上看到沒有一款牙膏標明哪些人群不適宜使用該產品。
“市面上有幾種不同的牙膏?”市民徐先生面對這一問題,回答得很爽快:“美白的、防蛀的、抗敏感的、止血的。以前還有高氟的,現在找不到了。”他坦言,自己對牙膏類型的認識主要來自近期牙膏廣告的宣傳詞。
“你認為自己適合使用哪些牙膏?”正在紅旗連鎖購物的曲小姐這樣回答記者:“我看了一個牙膏廣告很動心,準備試一下能不能一刷就白。”在采訪中,5位被訪對象中有3位像曲小姐這樣,依照廣告選牙膏。
相關鏈接
三氯生“致癌”說 國內外爭議不斷
早在2005年,國內外就有過“三氯生致癌”的爭論,目前仍存爭議。記者了解到,全球范圍內圍繞牙膏成分問題,就曾有過多次大型風波。其中,2005年英國媒體報道數十種牙膏、洗手液、洗潔精等抗菌清潔用品,當中包括高露潔等牌子的產品含有三氯生。2007年,二甘醇引發的“毒牙膏”風波,涉及田七、黑妹、奧綺麗、美加凈等多款品牌牙膏,含有二甘醇的牙膏在世界各地先后遭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