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篇] 令人驚訝的現狀
現狀一:離婚率激增
據民政部統計,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內地的離婚率直線上升,1979年離婚率為4%,1999年達到13.7%,2003年達到15%以上。離婚率上升最快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北京2003年登記結婚數是9萬對,離婚4萬對,已經超過40%,是全國離婚率最高的城市。2004年,我國平均每天就有4000多對夫婦宣告婚姻破裂。而2005年,據《華西都市報》報道,成都市民政局2005年共有68984對戀人登記結婚,而辦理離婚登記的則有22803對,離婚人數與結婚人數的比率達到1∶3?梢哉f近些年來,中國離婚率激增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現狀二:離婚趨低齡
從結婚年齡來看,2005年20-24歲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多,占47%,25-29歲占34.3%,30-34歲占9.9%,35-39歲占4.9%,40歲以上占3.9%。很多婚姻登記處都出現了離婚低齡化的問題,全國約有70%的離婚者的婚姻都是在結婚后5年內破裂的,特別是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結婚兩三年甚至不到一年的年輕人跑去離婚。
[實話實說] 放棄千年的緣分
原因一:離婚簡單了
2006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新條例明顯降低了結婚和離婚的門檻,使婚姻的來去變得更加容易,辦理離婚手續不再需要單位開具證明,符合條件的當天即可辦理離婚手續,只需支付10元工本費。
其實我很早就想離婚了,結婚的第一年,我就拉著前夫去了三次離婚登記處,可手續繁瑣,要我們單位和他們單位的證明。我們單位還容易些,外企對這個東西不是那么看重,他們單位就麻煩了,警察怎么也算國家公務員,那些好事的領導們好歹也要做做調查,進行進行思想工作。第一次是前夫沒開出單位證明,登記處把我們請了出去;第二次我陪他去單位開證明,他們領導說要開會研究,然后就擱置了起來;第三次我自己去他單位開證明,他的領導竟然躲起來不見我。三次未果,只好將就了兩年,貌合神離地過著婚姻里的日子。新婚姻法讓離婚簡單化,去離婚那天我還有點忐忑,可人家真的什么也不問,就給了兩張表,一人填一張,然后寫一個沒有財產糾紛的證明,交出各自的紅本子,幾分鐘后,離婚證就遞到了各自的手里。其實離婚就應該這樣簡單,復雜的程序很容易讓彼此心緒起伏,回憶起婚姻里無盡的痛楚和怨恨,回憶起曾經有過的恩愛歲月,很痛苦的,還是簡單得好,干脆利落,一切隨風而去。
原因二:獨生子女化
新加坡《海峽時報》曾刊登過一篇題為《上海式離婚》的文章,里面就提到,近年來,中國的離婚率猛增,上海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離婚率也走在了前列。上海女人越來越敢于走出婚姻,2004年,上海60%以上的離婚案是由女方提出的,這個比例是全國平均數的兩倍。上海的離婚案件中47%是20歲到30歲的年輕夫婦,這些人是上世紀70年代末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的產物,他們從小就被寵壞了,沒有什么責任感,也不知道怎樣與另一個同樣被寵壞的人共同生活。
我和前夫是大學同學,上學時特別好,喜歡一塊兒出去玩,一塊吃飯喝酒打麻將,屬于那種都比較“瘋”的80后。
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結婚,可結婚沒半年,我們就開始爭吵了。開始是誰看誰都不順眼,我個子高,以前他說我身材高挑,結婚半年后卻說我是大姐大,一點都不小鳥依人;以前我抽煙,他說我性感,結婚半年后卻逼著我戒煙;結婚前我什么都依賴他,他說他很享受被依靠的感覺,結婚半年后卻罵我不自立不獨立,寄生蟲。
愛情冷卻之后,兩個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就像兩只刺猬,豎直了各自身上的刺相互傷害。家務事的糾紛僅僅是冰山一角,鐘點工就能解決,更嚴重的是我們都習慣了一個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討厭他睡覺打呼嚕,他嫌我晚上蓋的被子厚,愛情的新鮮退潮之后,我們開始分居。
記得有一回,我們一起出去買窗簾,我看上了嫣紅的玫瑰花圖案,他看上了簡單的方格藍色條紋,最后兩個人就在商場里吵了起來,結果是什么也沒買,兩個人都憋了一肚子氣。于是,婚姻逐漸變成了我們的束縛,而不是溫暖,為了各自的快樂,我們最終還是離婚了,現在想想,離婚的原因就是我們倆都太獨立了,都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對方,誰也容不下對方絲毫的拒絕和差異,到頭來,除了分開,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