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深圳、廣州頻頻出現的因加工而導致的“過勞死”現象,記者采訪了幾位職業經理人和有關醫學專家。
目前供職于北京中關村某IT公司的副總經理劉先生說:“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很震驚。說真的,IT企業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是比一般企業大,這也是我來公司兩年內感受到的。很多IT行業的員工,天天背著個手提電腦,走到哪兒,干到哪兒,別說在單位加班,在家里加班到半夜也是很正常的。IT業的職業病很多,像電腦腕、電磁輻射等病,但像華為的這位同行得了腦炎,還是很少見的,可能跟他老住在辦公樓里,呼吸空調、面對電腦輻射等污染也有關系吧。這件事發生后,我想,所有IT人士都應該警惕了,愛惜自己,愛惜生命。錢是掙不完的,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地掙錢,才是理想人生。”
北京一大型網站某頻道的副總監謝女士也表示:“我剛來這兒上班的時候,為了盡快適應網媒的工作,都自覺加班,每晚不到十一點不回家。我部門的員工大多數也是新來的,大家都跟著加班,沒有人硬性指定,但每個人心理壓力都很大,都想在單位多干一些,多學一點。但是,如果適應之后,還得每天加班的話,可能你要考慮,這個工作量是定得高了,得向上司商量。我想,絕大多數經理人、管理者都是很仁義的,沒有人要逼下屬累病、累垮。如果自己身體不行了,一定要趕快向單位匯報,哪怕沒有發燒感冒,只是累得想睡覺,就是過勞了,每個人體質不同,得自己警惕起來。適當工作,適當休息,俗話說,一張一馳是文武之道嘛。”
鄭經理是北京一影業公司的副總,曾留學于美國紐約大學。談到加班現象,他表示:“我在美國的時候,那兒的人工作時間非常嚴格,超時工作,一分鐘都是要給加班費的。但就是這樣,也很難說服一個員工加班,大家下了班都想著和家人團聚。可能咱們中國人的傳統是,男人一定要敬業,有上進心,有時要為了生存,在指定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自覺的加一點班,都很正常。尤其是我們中、高層職位的人,責任心強,加了班根本都不說的。但我覺得,每個員工,不管你職位如何,都應該學會,自我保護,自我調節,平時多運動,增強體質。上班時,覺得身體不舒服了,就趕快請示、休息,別硬撐著。畢竟健康是自己的!”
張經理,今年36歲,已經在上海某國際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服務了七、八年。記者一問起“過勞死”現象,他馬上表示自己也看到了那則“深圳華為員工連續加班致死”的消息,感憾地說:“據我了解,他們(華為員工)那種工作,從事研發性的產品,往往都有一個硬指標,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心理壓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這種加班是經常的,連續性的、沒日沒夜。而我們單位是做市場的,員工加班是自覺的,機動的,有的員工,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往往利用業余時間比如周末主動去做市場調研,可以說是彈性工作制,像單位強制性的周末兩天都加班的機會非常少。”談到自己作為經理,會否給員工安排加班,他說:“加班,大家都不喜歡的,誰喜歡加班呀!但對于有的企業視加班為習慣,完全沒理由的加班,基至成了‘加班文化’,就很不合理了,這種情況下,你不妨考慮換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