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嫦娥一號年底待命出廠 中國尚無登月"返程票"

日期:2006-10-27  來源:東方網
[字體: ]
 

    “登月必須要返程,但是10年之內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擁有這張‘返程票’。”昨天,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說,“即使是美國也宣布要等到2018年。”

    嫦娥一號年底待命出廠

     昨天,歐陽自遠為普通上海市民做登月演講后,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說,“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各系統內測已經成功,正在進行系統聯測,2006底將待命出廠。

    由于“嫦娥一號”已經確定于2007年內發射,伴隨著時間的臨近,各方對于其具體發射日期越來越關注。

    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的窗口時間每個月只有35分鐘,因此要倍加謹慎,并考慮提前三天發射的方案。歐陽自遠昨天告訴記者,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的窗口時間每個月只有35分鐘,因此要倍加謹慎,并考慮提前三天發射的方案。

    “上海許多科研部門都參與到探月工程中,現在嫦娥一號正在系統聯測,但是具體日期還未確定,因為決定它的第一要素就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天氣條件,因為發射要避開雨天、打雷等情況,所以始終是個變數。”歐陽自遠強調說。

    “必須避免‘嫦娥’在非理想的情況下進入月球位置。”歐陽自遠說,“嫦娥一號”發射的窗口時間每個月只有一天,每天只有35分鐘,為防止一旦發射偏離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現在考慮可以讓“嫦娥一號”提前3天發射,環繞地球3圈。

   首批投入14億不會突破

     對于人們所關注的我國“嫦娥”探月的費用支出問題,歐陽自遠昨天明確表示,就目前“嫦娥一號”越來越接近發射的情況來看,首批14億元的投入額度一定不會被突破。“因為這些都是納稅人的錢,所以必須節省費用。”他說。中國已具備登月能力,但只是有去無回,因為中國現有火箭雖然有足夠能量把登陸艙發射到月球上,但如果加上返回所需的燃料、回收艙等,中國火箭的最大載重量還不夠。最近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的登月旅行必須要有“返程票”的說法,歐陽自遠昨天強調說,不僅是中國,10年之內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這張“返程票”。基于這一認識,他對載人登月的時間進度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來源:東方早報/俞立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