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企事業白領的上網現狀和身體現狀

日期:2011-01-18  來源:
[字體: ]

當我們從學校懷揣著無限憧憬踏入社會奔到“北上廣”當上白領時,滿臉寫的都是激情、青春、力量、活力、理想,而慢慢地麻木、皺紋、茫然、無力遍布全身,甚至開始反思當初的抉擇,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不足,失眠、亞健康、疲勞卻又不能查出病癥。這是目前相當多白領的真實寫照,在IT界更甚。

 

IT業是一個高壓力的職場,從2005年年僅38歲的網易代理首席執行官孫德棣猝死,到201037歲的騰訊網女性頻道主編于石泓因腦溢血去世,“過勞死”已經成為IT界一個可怕的夢魘。有數據顯示,公安、IT、文化演藝等職業已經成為“過勞死”的高發區, “過勞死”時的平均年齡為44歲,其中IT階層年齡最低,僅僅為37.9歲。《計算機世界》的調查數據顯示:在IT業內,經常失眠的比例達到38%;而遭受生理疼痛的比例則高達76.3%,有88.1%的人需要進行輔助治療;工作使免疫力降低的人群高達30.1%28%的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感到不滿意。`

 

與白領們健康狀況堪憂的同時,企事業單位的上網行為管理也出現了新的難題,企事業單位員工濫用帶寬資源相當嚴重,網絡安全、網絡管理,單單靠解決防備外來入侵將大錯特錯。中國員工在以下幾個方面數字較為突出,員工上網下載音樂方面比拉美高16%,在辦公時間上網進入聊天室和玩在線游戲兩方面分別比其它地區高約8%12%。在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只有26%員工上網瀏覽個人信件,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則是60%。調查結果還指出,有83%中層管理人員由于在辦公時間內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使企業有更多機會遭受到仿冒詐騙、間諜軟件和其它網上攻擊的威脅。而這些與工作無關卻又最受關注的5類網站分別是:新聞網站(51%)、網上銀行(38%)、郵件網站(37%)、旅游網站(22%)和運動、購物網站(15%)。一些企事業單位雖然建立了針對本單位內部局域網上網行為管理制度,但是內部職員常常對這些上網管理制度熟視無睹,上班時間上網聊天、購物、玩游戲、炒股票、看網頁視頻等行為司空見怪,一些職員還經常使用P2P下載工具,如迅雷、網際快車下載大量的視頻、影像文件,占用了公司的大量帶寬,也影像了其他員工的正常工作;同時,下載這些文件容易使得局域網電腦遭受病毒侵害,影響局域網的整體網絡穩定、暢通。

 

究其根本,白領的身心狀態直接導致了上班時間干與工作無關的事。這對白領員工而言是痛苦的,對企業而言也是不利的。

 

白領們健康狀況為何如此糟糕?IT行業的職場環境,可謂是極其惡劣的,尤其是在我國目前IT行業并不完善的時候。對于IT企業各階層的員工而言,壓力那么多,而主觀感受的快樂卻那么少。滿懷激情地走出校園,就被湮沒在“蟻族”群中,成為掙扎底層的“蟻民”。——《計算機世界》在對包括微軟、英特爾、戴爾、百度、金山、浪潮等20余家公司的293位員工的調查中發現:公司白領層普遍充滿了職業枯竭感;暴躁、沮喪等負面情緒彌漫;由于長期的工作重壓使得他們正經受著失眠、頭疼等生理疼痛的折磨;有些個體還表現出諸如“暴食”、“暴走”等極端行為。據專家說,人類身體不同部位存儲著不同的情緒能量,一旦卡住就會凝結在那里,如果不被釋放、轉化,就會傷害身體。能量卡住常常是因為童年負荷沒有釋放,比如說憤怒、恐懼等情緒不能表達。也就說壓力是白領們的健康殺手,負面情緒使其火上澆油,而白領們自己也沒夠對自己的身體反應引起足夠重視,壓力、疲勞得不到合理釋放必然拖垮身體。更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白領對電腦的時間過長,長時間在電腦面前很容易引發頸椎病,電腦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癥、并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所以,白領們還是注意要盡可能多的放下鍵盤鼠標,回歸自然,加強運動,釋放情緒。在保證身體健康良好的狀態下工作,平衡身體和工作,不和身體較勁。

 

對于企業而言,面對身心疲憊的員工們,應該持理解的態度,當然從技術上做必要的管理也是可行的。對此,上網行為管理的聚生網管(http://www.grabsun.com/)軟件提出了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不需要端口鏡像、無需安裝客戶端,在局域網內任意一臺電腦或服務器安裝即可實現堵整個局域網的管控,包括對網站訪問、網絡游戲、網絡炒股、網絡聊天、BT下載、在線視頻、在線音樂、在線電影、在線游戲等等一切互聯網活動進行控制和管理,并能夠實現基于用戶和各種網絡協議的帶寬控制管理,合理有效分配帶寬流量,使信息化投資能夠真正給企事業單位帶來價值和回報。

 

結語:如果以犧牲身心健康為代價換取高薪高職高地位高尊嚴,是絕對的錯誤,這好比釜底抽薪,早晚會彈盡糧絕。所以,一定要關注身體發出的一切痛苦反應,當我們難受不快樂疲憊茫然的時候,就歇歇腳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