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市場如虎添翼”,創業板大幕的拉開讓熟知創投業的清科集團總裁倪正東如此感慨。而對于那些緊盯創業板的企業負責人來說,大幕拉開后仍有懸念未解,市場期盼細則。
后備資源充足
創業板即將推出,市場預期,我國最重要的創新、創業企業密集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將成為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的重點。
“中關村創業板企業資源豐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投融資促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兩萬家,每年中關村新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三千多家,年收入過億元的企業近千家。而德勤發布的中國高科技高成長五十強企業的40%來自中關村。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區上市企業已經達到112家,其中境內55家,境外57家,IPO總金額折合人民幣達1000億元。中關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270多家,正在改制及擬改制企業300多家,到2010年中關村改制后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將超過500家,為資本市場準備了充足的后備企業資源。
目前,中關村管委會已制定實施了《積極組織中關村企業赴創業板上市的工作方案》。“我們有信心,在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板上市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在創業板中迅速形成中關村板塊,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強做大。”上述負責人表示。
倪正東表示,在眼下的資本市場冬天里,只有中國市場表現較為強勁,納斯達克等企業上市基本停滯,創業板將為中國吸引更多的資金。“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中國不可能成為創新國家,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再通過資本市場支持,才能做出創新的商業模式,產生有創新思想的創業者。”
市場等待細則
盡管目前創業板大幕拉開,但諸多細則尚未出臺,市場人士表示,仍在期待轉板機制、退出機制和股票流通方式等具體內容的公布。
“我們還沒反應過來”,一家期望成為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的董秘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自己的企業已經在中小板排隊,雖然希望能搭上創業板的順風車,但由于“只出了一個暫行辦法,只能關注進一步的規則,積極爭取”,在尚未揭開謎底的措施中,他表示自己非常關注股票流通方式、創投退出機制以及上市方式審核標準,“特別是我們這些在中小板排隊的企業,將面臨什么樣的規則?是先申報創業板再撤出中小板,還是其他方式?以后怎么轉板?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創業板選擇我們,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也給了我們機會選擇是在中小板還是創業板上市更符合我們企業的利益”。
而一家新三板企業負責人亦表示,“天天都在盯著創業板,但規則不出我們暫時不能做什么。”
至于兩套標準的上市發行門檻,倪正東表示較為合理,“門檻定得太低會帶來風險,太高又將和中小板沖突,只要先把創業板的旗幟拉起來,未來有不合適的地方可以邊走邊看邊調整”。
上述董秘也表示,目前創業板的門檻“還可以”,這有利于板塊的長期發展,“第一批能上創業板的企業盈利指標和規模肯定遠遠超過證監會定下的標準,所以目前來看還不會為排隊的企業帶來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