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多項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更凸出。據記者了解,中關村借助科技金融的創新機制,較好地幫助了科技型企業解決了這一業界疑難雜癥。
據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10月19日介紹,近期,國家相關部委和北京市的相關單位正依托中關村創新平臺,聯合制定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指導意見,這將是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科技金融創新指導意見。
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使得中關村由擔保公司、銀行、保險、政府、企業等主體共同參與的這一科技金融創新初見成效。其中的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信用貸款試點、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機制建設等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據了解,為解決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北京市政府于1999年12月16日成立了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服務對象為示范區科技企業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北京市經濟發展要求的各類中小微企業。截至2010年底,該公司總資產已達11.59億元,凈資產7.57億元,成立11年來,累計為8192個項目提供擔保,擔保總額達399.05億元。該公司已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政策性擔保機構。
2007年9月1日起,中關村管委會、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在中關村聯合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試點工作。4年來,各銀行不斷加大對中關村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尤其在今年整體信貸額度趨緊的情況下,各商業銀行明確提出,將確定專門的額度優先用于對中關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發放。根據人行營管部的數據,截至8月末,北京轄內中資商業銀行高新技術產業人民幣貸款余額(不含票據融資)895.8億元,比年初增長9%,信貸支持高新技術企業1161戶,同比增長超過23%。示范區企業信貸融資環境明顯改善。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2006年,中關村率先開展了中小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試點。采取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管理機構、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小額貸款機構、保險機構、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和企業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動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信用評價、貸款發放、政府貼息、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支持等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擴大貸款規模。
截至2011年9月末,交通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累計為489家中關村科技企業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288筆,累計76億元。其中2011年新增142筆,共計13億元。
相關負責人已表示,下一步,將針對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深入探索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的新模式、新方法,統籌協調相關政策措施。同時,引導和規范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的發展、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規模、創新知識產權融資方式、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配套服務、豐富和完善知識產權質權處置的實現途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