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啟示錄

日期:2011-10-31  來源:搜狐網
[字體: ]
本報記者 楊文利報道
 


  近一段時間,隨著溫州多名企業主跑路、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不斷升溫發酵,讓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究竟有沒有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良藥”?走進正在致力于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或許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目前,中關村示范區擁有近2萬家科技企業,其中80%以上是中小微企業。截至目前,中關村上市企業已經達到190家。其中,境內上市114家,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就有38家,形成了創業板的中關村板塊;而在境外上市的76家企業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就有29家,也形成了一個中關村板塊。同時,每年在中關村地區發生的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占全國的1/3左右。

  中關村科技型中小企業頻頻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絕非偶然,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由擔保公司、銀行、保險、政府、企業等主體共同參與的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模式功不可沒。

  企業坐上“信貸快車”

  從提出申請到拿到貸款僅僅用了3個星期時間,這讓桑普生物化學公司財務總監江小華感到不可思議。這是他20年職業生涯中最快的一次貸款經歷。

  “作為一家研發型的企業,由于沒有足夠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在過去是很想卻又不敢想的事。”江小華說,不久前桑普生物從北京銀行獲得一筆500萬元的貸款,這要得益于中關村的信用貸款政策。

  2007年9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監會北京監管局和中關村管委會在中關村聯合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試點工作,意在緩解中關村眾多無抵押、無擔保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商業銀行流動資金貸款難問題。截至2011年9月末,各銀行共為208家企業提供432筆信用貸款,授信額度105億元,實際發放96億元。其中,2007年9月至2008年共發放貸款4億元,2009年新增貸款14億元,2010年新增貸款38億元,2011年1-9月已新增貸款40億元。

  記者了解到,獲得信用貸款的企業包括中關村百家創新型企業試點;“瞪羚計劃”重點培育企業;年收入在2億元(含)以下,且最近一個年度的信用等級在BB級別以上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創業投資機構投資并推薦,且最近一個年度的信用等級在BB級別以上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政府還給予信用評級費用補貼、企業貸款貼息和銀行風險補貼。

  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處長何存認為,信用貸款試點工作的推出為研究探索如何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規范自身的信用行為、商業銀行如何切入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政府部門如何做好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政策導向工作、信用中介機構如何提升信用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等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高風險以及有效抵押擔保資產嚴重不足,往往令商業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望而卻步。“信用貸款試點政策的推出,通過引入信用報告機制緩解了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狀況,通過實施信用貸款損失風險補償政策部分分擔了貸款損失風險,從而為銀行機構切入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提供了突破口。”何存說,這項政策實施4年來,各銀行參與信用貸款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合作銀行的數量由最初的4家發展為目前的16家。單個企業獲得信用貸款的額度大幅增加,從最初的每家企業幾百萬元增加到過億元,一批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得到各家銀行的競相支持。

  北京銀行是最早參與信用貸款試點的銀行之一。2011年5月,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落戶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這也是中關村第一家分行級銀行機構。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行長助理謝強華介紹,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北京銀行積極開展創新產品的先行先試,已形成近50種科技金融特色產品的綜合化科技金融服務方案。2010年10月,北京銀行借鑒工廠流水線的操作方式進行中小企業“信貸工廠”模式試點,并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信貸工廠”模式,全面提升對科技創新和高端產業發展的服務水平。

  擔保融資工作不斷深化

  擔保公司是中關村企業順利進入資本市場的有力推手。1999年12月16日,北京市政府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成立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服務對象為中關村科技企業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北京市經濟發展要求的各類中小微企業。12年來,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累計為4000余家企業的近萬個項目提供擔保。截至今年9月,累計擔保總額接近500億元。

  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琦介紹,在他們公司擔保支持的企業中,有51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其中在國內中小企業板上市15家,創業板上市18家,在納斯達克上市7家,紐交所上市2家。此外,被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支持過的企業還有29家在“新三板”掛牌,305家企業進入中關村百家創新型企業試點。

  為了更好地發揮政策實施平臺的作用,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建立了多項政策通道專項業務。張琦介紹,為重點支持高速成長企業發展實施的“瞪羚計劃”,目前已經累計為1589家企業提供了215.82億元擔保融資支持;“留學人員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累計為372家企業提供了3.01億元擔保融資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專項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累計為44家企業提供了2.6億元擔保融資支持;“軟件外包企業專項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累計為62家企業提供了4.67億元擔保融資支持,并引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供聯合擔保。此外,近兩年新推出的“文化創意企業專項擔保貸款綠色通道”、“承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擔保綠色通道”、“十百千工程企業融資服務”也為多家企業提供了擔保服務。

  除了上述政策通道專項業務外,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還實施擔保主動授信模式,組織發行集合企業債券、集合票據、集合信托計劃,開展高端人才個人授信等多種創新融資品種和服務通道,為科技企業融資提供服務。

  探路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知識產權是一筆無形資產,以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獲得銀行貸款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但是面對無形的知識產權,如何評估一項知識產權究竟值多少錢,市場風險有多大?對于普通金融機構來說,這是一個幾乎難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在很多地方,知識產權質押長期以來往往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2006年,中關村率先開展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試點,采取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管理機構、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小額貸款機構、保險機構、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和企業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動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信用評價、貸款發放、政府貼息、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支持等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擴大貸款規模。

  截至2011年9月末,交通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累計為489家中關村科技企業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288筆,累計76億元,其中2011年新增142筆,共計13億元。

  何存透露,下一步,中關村還將針對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深入探索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的新模式、新方法,統籌協調相關政策措施。同時,引導和規范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的發展,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規模,創新知識產權融資方式,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配套服務,豐富和完善知識產權質權處置的實現途徑等。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加強科技和金融結合的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中關村在聚集金融服務資源、搭建技術和資本對接機制、科技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中關村科技金融體系,中關村科技金融工作成為北京市金融工作的新亮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