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資本運作系列培訓啟動儀式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上市培訓會在北京舉行。
在此次儀式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指出,資本市場是實現技術與資本有效對接,促進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條件,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說,為開創中關村利用資本市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局面,中關村企業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加快改制上市步伐,早日登陸資本市場,真正利用好資本運作的平臺;同時,不斷強化和完善企業改制上市培育工作,相關政府部門要形成配合聯動機制,集中資源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支持。
截至目前,中關村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24家,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最集聚的地區,包括境內資本市場145家,境外資本市場79家,其中境內創業板上市公司62家,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在創業板形成了“中關村板塊”。目前在中國證監會等待上市審核和在北京證監局輔導的企業還有100多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是技術突破,還是經營模式的拓展,都會經歷一些資本短缺的磨難時段,通過上市聚集資本,能夠較好地解決資金制約難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執行副會長李小雪表示,“但同時,上市代替不了企業的經營成敗。上市公司變成公眾企業后,必須符合資本市場規范治理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業績,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投資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