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無論是世界經濟趨勢的召喚,還是中國特殊國情的需求,都給股權眾籌這一新生事物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
2015年7月9日,天使匯、InnoTREE、京東眾籌、牛投眾籌、金融客咖啡、1898咖啡館、蝌蚪眾籌、眾籌網、中關村[1.77% 資金 研報](000931)股權交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拉卡拉、大河創投等80家股權眾籌及相關機構齊聚中關村展示中心,聯合倡議發起成立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一家立足中關村、輻射全國的股權眾籌行業組織即將誕生。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大會主題演講中透露,為積極響應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的號召,中關村將積極踐行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打造全球股權眾籌中心。
乘風而起的股權眾籌
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人們信息獲取更加便利、支付更加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股權眾籌提供了技術基礎和社會條件。
同 時,在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即將修訂的《證券法》也將賦予股權眾籌一 個法律地位。當今的中國是創業的熱土,也具備眾籌最適宜生長的土壤,支持一大批創新創業公司因“眾籌”而成功是眾籌行業的歷史使命。作為新經濟的風向標和 策源地,中關村率先誕生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批眾籌平臺,推動股權眾籌行業健康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成為中關村的歷史使命和必 然選擇。
郭洪指出,股權眾籌是一場革命,是一個重大的創新。對創業而言,創業者哪怕不懂技術、缺乏資源,甚至有很多方面的短板,都不要緊,他們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把需要創業的資源集結起來。所以眾籌本質上不是眾籌錢,而是眾籌資源。
無 論是世界經濟趨勢的召喚,還是中國特殊國情的需求,都給股權眾籌這一新生事物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目前在北京和中關村地區,各種股權眾籌平臺如雨后春筍一 樣冒出來,自2011年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在北京中關村誕生以來,眾籌網原始會、創投圈、牛投網、眾投邦、天使街等各種平臺蜂擁而出,每個平臺都有 自己的特色,或深耕某一行業,或開創領投+跟投模式,或利用社交網絡平臺。今年3月31日,著名電商平臺京東也上線了流傳許久的股權眾籌,并允諾在平臺上 發起股權眾籌的企業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創業扶持。股權眾籌的大花園,一時間繁花似錦。
助力創新型國家
在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 (籌)發起人劉志碩眼里,股權眾籌這種制度創新不僅是世界共有的趨勢,它還適應了中國特定的國情,尤其顯得珍貴和重要。“中國擁有著非常高額的儲蓄率,也 擁有世界上絕對人數第一的股民,同時我們也知道我們的中小企業嗷嗷待哺,急切地需要資金。同時我們也有數據能夠證明過往10—30年的時間里,VC和天使 的投資回報好于股票二級市場和債券市場。所以如何能夠建立起一個制度性安排,既能解決中小級企業優秀的創業者的資金需求,同時又能幫助有一定投資能力的人 進行資產管理?眾籌是不二之選!”
劉志碩還認為:“中國如果要真正成為站在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國,我認為必須有兩大條件:一是你必須是一個創 新型的國家,二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產生一批偉大的企業家和投資家。”而股權眾籌能促進這兩種條件的形成。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制度創新方面的傳統 包袱也少,可以有后發優勢。因此,股權眾籌的更深遠意義在于:“眾籌制度上的創新和領先于世界的優先的制度供給將有助于中國成為世界舞臺中心的國家。”
聯盟成立的作用
毋庸置疑,在股權眾籌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的同時,由于國家立法方面的滯后,以及創業公司的野蠻生長,眾籌圈子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標準不一、法律邊界模糊,也有可能導致一定程度的混亂。
劉 志碩透露,即將成立的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正是一個獨立的行業自律社團組織,它將以“自律創新、規范發展”為生命線,嚴格遵照社團法、聯盟章程,規范化、透 明化運營。聯盟將以中關村管委會為業務指導單位,聚合一大批國內優秀的股權眾籌平臺、服務眾籌平臺的推動者、組織者與參與者,促進行業的互相交流與學習, 為眾籌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組織和制度基礎。聯盟通過一系列措施促進股權眾籌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力爭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全球眾籌中心,爭取更多先行先試的政 策和突破,連接全球資源,占據全球創新制高點。
劉志碩介紹,聯盟的重要使命一是聯盟要推動股權眾籌的政策供給通道,加強和證監會等部門的溝通,規范化發展股權眾籌,服務于中關村全球股權眾籌中心的發展目標。二是,聯盟要發起行業自律公約、誠信公約,呼吁規范與自律是行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
據 稱,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的宗旨是:響應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營造眾籌行業發展良好環境,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大局,培育孵化新經濟風口和優秀的 創新創業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聯盟的原則是:自愿參與、平等協商、行業自律、共有共享。聯盟成員平等參與聯盟事務的協商討論,共同負有發展壯大聯盟 實力的責任,共享聯盟資源與發展成果。
四條途徑實現聯盟使命
據劉志碩介紹,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成立后,將擔負起四條具體的使命。首先是前文提到的搭建眾籌行業健康成長的政策供給通道。通過聯盟的實踐探索和廣泛調研,為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提供眾籌有關政策和制度體系設計的思路和素材。
談 到制度供給,劉志碩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按照目前我國的證券法,單一項目的股權眾籌的參與人數上限為200人。相比之下,美國公布的喬布斯法案是把這 個上限定義成2000人。而眾籌對于我們國家的適用性的程度比美國高得多,所以這個200人的限制是應該突破的。第二個是關于工商登記和第三方登記確權 的。劉志碩強烈建議把所有的眾籌持股平臺全部由特殊的方法命名,比如說6位或者8位的一串數字來定義,以明確其是一個眾籌的持股平臺。這樣它就不能夠去做 抵押、擔保等等一系列有可能損害每一個個體投資人的行為了。這一制度設想還需要和有關部門去協商。
其次,鑒于股權眾籌是一個新生事物,理論探討和制度設計還只是剛剛開始。聯盟將致力于促進開展基礎理論研究。針對事關眾籌行業發展的金融模型、法律規范、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理論進行系統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問題,通過設立專項課題,組織專題研討等方式,形成共識,構建行業健康發展的理論體系,為全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理論源泉。
此外,聯盟還將打造股權眾籌的技術支持平臺體系。通過聯盟成員的充分磋商,建立行業自律的技術標準,推動合格投資人、項目備案與登記確權、信息公開、操作流程、標準法律文件等制度和規范的建立。增強行業透明度,減少運行和摩擦成本,抑制不正當競爭,規避行業系統性風險。
最后,聯盟將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幫助聯盟成員提升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與政府、行業協會、媒體的溝通交流,提升聯盟成員的品牌形象,社會認知。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指出:“對于股權眾籌這種新鮮事物的思想觀念、監管理念、監管模式,都要創新,初期要保持制度的寬容度。”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目前政府對股權眾籌制度創新采取了較為寬松的態度。可以預期,在政策開明和民間活躍資本的推動下,股權眾籌將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