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創業門檻高一直是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制肘問題,中關村科技園區也不例外,目前園區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的舉措之一是要降低創業成本、解決小企業辦公用房租用成本高的問題。
為此,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的支持與指導下,北京中關村不動產商會利用社會資源,聯合樓盤業主推出了小企業創業服務樓,利用中關村現有的空置樓盤,以低價的房租,為園區內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小企業提供低價辦公場所、政策法律支持以及一系列創業服務。
自2006年起小企業創業服務樓陸續推出了一、二期工程,共6個樓盤。創業服務樓一經推出,就受到中小企業的熱烈歡迎,供不應求,截止到現在,共300余家科技型企業入駐。
為進一步滿足園區創業企業的需求,2007年10月創業服務樓推出了三期工程,共7家樓盤,分別是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創業大廈、人大文化園興發大廈、北京無憂港、清華科技園創業大廈、雍和園新雍和商務中心、清華科技園國際新媒體基地和嘉豪國際商務中心。
中關村不動產商會秘書長戴鍵表示,創業服務樓三期的推出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所選樓盤梯次配置,7家樓盤的品質、戶型、面積、價格各具特色,滿足不同企業個性化創業需求,既有二三十平米適合規模較小的企業需求的小戶型辦公室,如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創業大廈、北京無憂港、新雍和商務中心,也有可自由分割成100—200平米適合快速成長企業需求的辦公用房,如國際新媒體基地、嘉豪國際商務中心、興發大廈等;二是多點分布,滿足企業在不同區域創業的需求,發揮示范作用;三是加強服務、加強樓盤軟環境的建設,創業服務樓不是簡單的“廉租樓”,而是通過產業聚集形成社會化科技企業創業推進器。創業服務樓為加強綜合服務能力,整合了園區商、會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的資源,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法律支持、財務、融資、信用等增值服務。
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注冊、使用園區征信報告且無負面記錄的高新技術企業均可申請創業服務樓的房屋租金補貼,連續三年享受不超過100平米(含100平米)的優惠租金,超過100平米的部分,享受團租租金。除房租優惠外,企業還可以享受中關村中小企業中介專項服務資金,有機會申請種子基金、參與瞪羚計劃等。
創業服務樓的推出是中關村科技園區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引導社會各方合理配置資源,利用社會化空置樓盤為科技企業服務的又一項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