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地產 > 正文

COPT調查顯示1月中關村寫字樓空置繼續減少

日期:2008-03-08  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字體: ]

  中國指數研究院商用物業研究中心(COPT)1月份的調查數據顯示:中關村區域寫字樓市場保持07年的穩步吸納趨勢,空置面積繼續減少,租金繼續小幅上升,理想國際、中鋼國際廣場、新中關、CEO首創拓展大廈等待代表項目租金上升5%-10%不等。中美風險控股投資租賃中鋼國際廣場2300平米,此外再傳百度、新浪預在西區覓樓擴租。除中關村E世界、名商大廈、CEO首創拓展大廈等一些入市較晚的項目,多數寫字樓空置不多,且面積多為180-300平米。

    雖然中關村多園區的規劃格局,致使其"政策優勢被攤薄",曾經導致了寫字樓建設的分散化,但中關村西區的建設完成和商務區定位,恰恰給這個龐大的產業簇群一個"心臟"。"產學研一體"的定位已不能滿足日益國際化市場的定位,"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才是更新一級的目標。現在的中關村西區的定位已經不單只是發展IT業,而是建設集高科技企業行政辦公、金融資訊、科技貿易與科技會展中心于一體,并配有商業、酒店、文化、康體、娛樂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高科技商務中心區。

    當然與資源集中的CBD、金融街相比,中關村西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海龍大廈、中關村E世界等作為IT產品集散地,現有的商戶及管理欠規范,市場略顯混亂,且產品檔次不高,各商戶間還停留在"價格競爭"的初級層面,人流量具大且交通實施單一,造成了區域整體環境的"混亂",顯然與商務區的最終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而針對西區寫字樓項目方面,前幾年由于集中落成上市,致使許多寫字樓不得不采用散售散租、降價爭奪客戶等各種"短兵相接"的方式來競爭,但各項目設計上多數體量、標準層面積較大,租戶過多就會帶來流動人員復雜,難于統一管理等諸多問題。此外,IT企業作為智力型公司的代表,許多大公司更是發展迅速,如以百度近幾年連續租賃了西區好幾棟寫字樓,無疑帶來的各樓間不同部門溝通的障礙,增加了辦公成本,可租面積的不足最終就有可能導致這類巨型企業不得不遷走。雖然整個中關村區域內,成長型的中小企業占80%以上,但作為"商務中心"的西區,無疑更應該是行業領頭企業、跨國企業,及相關的金融、專業服務公司為主。西區許多甲級寫字樓的現存在大量租期在1年以上的小型企業,若想對客戶結構和層次進行調整需要大量時間及其他投入,這就會讓項目失去與專業投資機構(特別是外資)的合作機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