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利用率不高等問題的中關村地下環廊將真正實現“微循環”。記者昨日從海淀區政府獲悉,中關村地下環廊將陸續打通與周邊大廈的出入口,相關方案預計兩周后出臺。
2007年12月8日開通使用的中關村地下環廊全長1900米,為國內第一條地下交通環廊,由于該環廊在實際使用中無法實現與中關村西區各大廈的內部停車場完全對接等原因,造成環廊開通以來“遇冷”。
造成環廊利用率偏低的“瓶頸”終于要被打通。昨天,海淀區政府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在不久前召開的“中關村西區交通環境整改方案專題會”上,海淀區領導要求對中關村地下環廊制訂方案,打開各大廈進出環廊的通道,同時啟用化工大廈東側的地下環廊入口,方便北四環輔路的車輛進入環廊。
一名參與制訂中關村地下環廊方案的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地下環廊可與鼎好、中關村E世界和家樂福超市等4座樓宇連通,近期環廊的“觸角”還將伸向7座大廈,而最終具備與環廊相連條件的大廈數量有望達到14座。據悉,環廊的相關方案預計在兩周后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