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地產 > 正文

從北京中關村看未來 綠地新都會成三區合一重要商業配套

日期:2014-03-07  來源:新浪房產
[字體: ]

12年前,北京一片荒蕪之地冠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名,中關村在北京市西北部海淀 區一帶誕生了,十余年風云變幻,中關村完成了鳳凰涅槃般的華美蛻變,如今它被譽為“中國的硅谷”;22年前,貴陽以北的一片荒蕪之地經國務院批準建立國家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2年后,在距離北京市1978.52公里的西部林城貴陽,中關村以老大哥的身份牽手貴陽高新區,種下了貴陽市“硅谷”的產業萌芽, 孕育著城市的科技走廊。

  白云區和高新區在貴陽區域格局中悄然崛起,而綠地新都會和他們一樣。從選址到規劃,綠地新都會將未來和價值捆綁在一起,作為貴陽國家高新區首個大型城市綜合體,在大數據到來之際,引爆貴陽投資新熱潮。

  貴陽國家高新區牽手中關村 建設中國西部“十字路口”

  在2011年,縱觀北京城市商業格局,核心商圈起著不容替代的作用。于此同時,北京市商業地產闊步發展,伴隨著新城建設以及城市骨架的不斷擴容,北京的核心商圈也經歷著扮演角色變更。據數據統計,北京市場從2009年至2011年三年間放量30余購物中心和商業綜合體,商圈建設也呈現出從城市中心向邊緣化擴張的趨勢。

  至此,樓市調控不斷升級,王府井、燕莎、大前門,北京商業格局從以往的單一商圈逐漸向多元化演變,以中關村五道口商圈、北辰商圈、石景山商圈等為代表的新興商業區域逐漸形成投資新坐標,在城市圈層建設中發力。

   2013年,貴陽城市格局不斷變化,商圈中心不斷從兩城區往外擴張。于此同時,貴州出臺文件將在省內建立100個綜合體,讓貴陽城市商業格局也呈現出從 城市中心向邊緣化擴張的趨勢。噴水池商圈、小十字商圈和大十字商圈也開始效仿北京逐漸向多元化演變,隨著觀山湖區輻射白云區的發展,綜合保稅區的建立,沉 寂多年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就此而走進市民的眼中,以貴陽國家高新區為中心代表的新興商業區逐步形成。

綠地新都會效果圖
綠地新都會效果圖

  去年年底,中關村與國家高新區合作發展,不僅在發展理念上高度契合,在產業方面也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礎和互補優勢。 貴陽市科技領域的一位專家分析,貴陽集聚了貴州科技、人才、產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發展資源;不僅如此,貴陽在西部大開發方面也有政策優勢,中關村在合作中可共享政策紅利。在未來,貴陽將成為中國西部的“十字路口”,為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自主創新各要素的流動配置提供優質條件。

  區域發展推動商圈配套需求 綠地新都會潛力無限

   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正式落戶國家高新區的舉動,讓貴陽經濟潛力全面被激發,城市發展視野延伸到西南部。同時,北京中關村把電子一條街帶入貴陽,在國家高新 區成立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將貴陽國家高新區發展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科技、人才、創新產業為一體的經濟強區,注入全新動力。

  人才 的聚集和商業經濟的流動,讓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區的從業人員生活配套缺失問題更為凸顯,成為一大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新區迫切的需要一個完善的綜合體,為高新 區內的員工以及來往賓客提供更完善的配套設施,以滿足他們的日常所需成為了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國家高新區目前唯一在售的大型生態購物公園,綠地新都 會成為了未來高新區發展的重要配套承載地。

<a href=項目效果圖" height="326" width="500" />
項目效果圖

  不僅如此,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后不久,新任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對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區下一步發展表示“不許房地產項目參加”,更是讓綠地新都會在在區域商業配套中擔任區域大商業配套的重要角色。有業內專家斷言,綠地•新都會將會成為高新區產業園區中最重要的商業配套。現在的綠地•新都會,正值國家高新區初級起步階段,目前投資綠地•新都會無疑處于最佳時機。

   2013年,中關村牽手高新區,打造貴陽“硅谷”商圈;2014年,大數據牽手貴陽,將貴陽高新區區域科技信息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2014年,綠地新 都會牽手樂居貴陽,交6000享3萬,引領城市投資新動向。多重利好成為拉動綠地•新都會商業價值的一架馬車,帶領城市商業發展,貴陽投資一路向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