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中關村暗藏個人“炒貨族”

日期:2008-03-04  來源:法制晚報
[字體: ]

  記者近日走訪中關村電子市場時發現,個人“炒貨族”暗藏其中,他們是用現賣現提貨的方式賺取差價來營利。
  

  炒貨探訪·現場

  有買家才提現貨


  筆者昨日來到中關村海龍大廈。剛到二層,一個穿白色襯衫的男子就跟到了筆者身后。

  “大哥,您想要點什么?不買沒關系我可以先拿貨給你看看。”當了解到筆者想要選購一根DDR533筆記本內存條之后,他馬上說:“沒問題,您跟我上四樓,我們那兒有柜臺,您在那兒等我就行。”男子將筆者拉到了四樓“柜臺”,之后就不知去向。

  15分鐘后,穿白襯衫的男子拿來一根黑金剛1G的內存,開價400元。筆者以再多看幾家為由離開了。后來才知道,剛才那個“柜臺”其實與這名男子沒有任何關系,只是那名男子臨時給筆者找了個可以坐著等的地方。

  

  炒貨探訪·現狀

  “炒貨族”沒資金進貨

  筆者在調查中獲知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中關村并不是所有經銷商都有固定的貨源,有些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資金去進貨。

  筆者又先后來到e世界數碼廣場、科貿商城、鼎好電子商城等3家大型電子產品賣場,發現炒貨族比比皆是。剛進鼎好電子城就有五六個穿著西裝的男子拉住筆者推銷自己的產品,但沒有一個人說自己是哪個品牌的代理,都是要什么有什么。

  筆者從一位商場保安那兒得知,對于這種現象商場保安也無權干涉,保安說:“我們只能對出租柜臺進行管理規范。只要流動商販不影響商場內的購物秩序,我們也只能看著他們在眼前晃。”

  

  炒貨探訪·原因

  柜臺進貨使產品價漲

  一位自稱曾經靠炒貨發家的電腦配件老板向筆者透露了內情,之所以有這么多炒貨的,是因為這種經營模式先期基本上不用投入過多的資金。

  據稱,實力較弱的商家和個人,依靠差價就可以獲得利潤。市場上什么產品熱門他們就做什么,并沒有一個主導產品,利潤當天就能產生。

  其實單筆買賣最多賺取幾十塊錢的差價,總價與市面上的賣價差不太多。但在電子產品銷售高峰期時,每天都會有上千元入賬。由于“炒貨族”的進貨渠道仍是固定柜臺,并且是相對固定的幾個,因此有些產品的價格就無形中漲了起來。

  

  炒貨探訪·提醒

  “炒貨族”不太可信

  筆者隨后來到鼎好一聯想筆記本專賣店,銷售人員王先生表示,“炒貨”賣家大多沒有固定場所,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人往往以次充好,如果生意不好隨時可以走掉,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很難找到負責人。如果由于這些產品導致電腦出現問題,品牌電腦廠商不承擔任何責任。

  商場管理人員介紹,希望消費者還是盡量到正規商家購買電子產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