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隨著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日益臨近,各監管部門也不斷推出新的舉措來幫助消費者規避風險,而短信也被應用到了這些監管工作當中。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消協等機構聯手啟動了海淀區電子市場整治活動。
此項活動共發布三項機制,并采取七項措施開展治理。除為商戶建立誠信檔案、建立電子曝光臺等之外,在電子市場較密集的中關村地區,還會采用短信提示的方式,對消費者進行消費提示。
據介紹,從今日起,進入中關村地區的中國移動用戶,都將自動收到關于購買電子產品的消費提示,短信內容會隨近期的消費熱點而變化,以提醒消費者規避消費風險。
由于我國手機用戶數量的迅速增長,短信也成為發布社會公共信息的一種新的有效手法。例如在今年南方抗擊雪災的過程中,小區短信就成功地承擔了輔助應急指揮的工作。
群發短信也不止適用于地震、災害天氣、公共衛生等大型事件,正如此次的消費提示短信一般,目前許多地區的交通管理部門也已開始在突發事件中利用短信的方式發布信息,疏散車輛。
相信這些消費提示短信不光會為消費者帶來適時的提醒,而公共短信在未來也將越來越貼近民眾的生活,在不同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