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中關村芯片經銷商:零售量不及去年一半

日期:2008-06-2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體: ]

“IT市場蕭條,這恐怕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有關。”

整整10年 沒見過芯片生意如此難做

北京中關村一芯片經銷商向本報記者大倒苦水:市場蕭條,零售量不及去年一半

每經記者 任思強 發自北京

夏至后的北京,室外氣溫接近30度,但北京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事業部主管屠其俊卻察覺到陣陣寒意。

屠其俊在北京中關村銷售電腦芯片整整10年,賣場里的顧客星星點點的景象他還是第一次看到。由于銷售不景氣,屠其俊嘗試過降價促銷售,但很快他就發現,大家都在降價以維持正在緊縮的市場。“但是很奇怪,其他商品都在漲價,唯獨IT產品降價,但就是沒有人來買。”

“IT市場蕭條,這恐怕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有關。”屠其俊說。

零售量不足去年一半

北京中關村一直被業內譽為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市場。1998年,屠其俊費盡周折在這里安營扎寨,做起芯片銷售的生意。

屠其俊還記得,在以前,隨便跑一單貨,就能賺50元;就在去年,每天都最少可以出500片電腦芯片。

但是,曾經的輝煌讓如今的屠其俊望塵莫及,日銷售不足200片的業績讓他度日如年。“你看看,現在賣場里,除了經銷商就是經銷商,哪還有什么買家。坦白說,現在我們從上游商家那里拿貨,能加上5塊錢賣就很不錯了。”

實際上,從2008年以來,中關村的經銷商們就普遍反映生意難做。這不僅僅反映在屠其俊一個人身上。和同行聊天時,屠其俊就聽到有人說,“今天的貨掛了一天,又是一個白板。”

中關村的電子產品銷售大軍中,排名最小的就是各大賣場中的小商戶,之后是各廠家的二級經銷商、一級經銷商。屠其俊屬于二級經銷商,當他需要貨源時,會向一級經銷商購買產品。

由于目前市場購買能力低下,普通商戶賣不出商品,屠其俊也面臨供大于求的緊張關系。

“將價格戰一直打到旺季”

據《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目前,國內幾個大型經銷商也開始互相拼價格。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其降價的背后體現了IT芯片產品整條產業鏈自上而下的價格競爭。

“英特爾和AMD的競爭激烈,唯一取得優勢的手段,就是通過價格戰占領市場份額。”屠其俊深知此道。

有消息稱,雖然目前英特爾和AMD都在稱將提高盒裝電腦芯片的銷售量,但對品質相似,價格更低廉的散裝電腦芯片的銷售量卻沒有限制。屠其俊稱,“由于散貨價格更低,現在賣場里的經銷商,都在盡可能地讓自己利益最大化,所以更樂意從上游手里購買散裝芯片,不拿盒裝產品。”

促銷和價格成為最后的殺手锏。這個價格戰從上至下,從芯片制造企業到區代到分代到經銷商,再到第一線的經銷商。

在大型經銷企業中,競爭亦無處不在。銷售英特爾芯片和戴爾服務器的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主管黃星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現在的利潤很薄,很多企業就撤退了。

黃星表示,每年4、6、7月都屬于淡季,商家都選擇在這段期間做促銷,8月之后市場會稍微好一點,再將價格反彈回去。但由于今年情況比較特殊,所以決定“將價格戰一直打到旺季”。

蕭條是行業普遍情況?

屠其俊描述的蕭條景象,僅僅是個案,還是行業的普遍情況?在屠其俊看來,中關村的景況或許能代表很多地方。究其原因,屠其俊表示,“這恐怕和消費者的購買力有關。”據他分析,由于油價上漲導致物價波動,個人消費者很可能會放棄購買IT產品,而購買一些必備品。“以前,如果在經濟實力相對充實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精神生活過得舒服一些,把游戲打得爽一點。但現在手邊閑錢不足,所以也沒必要去升級那些還能湊合用的產品。”

在即將完成與屠其俊的采訪時,他突然接到一個提貨的電話。雖然對方在另一邊不斷詢問他是否還有某些型號的芯片,屠其俊的回答多是“沒有貨了,沒有貨了,很多貨少、便宜的型號都已經賣完了。”

回過頭來,屠其俊苦笑著說,很多型號總是降價,總是賠錢,哪還有經銷商會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