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客”、“用虛高的價格忽悠消費者”、“不開票據”等,這些詞語幾乎已經成為中關村電子市場代名詞。在工商和消協的指導下,海龍市場近日推出一賠一、一賠二等措施,矛頭直指價格虛高。
在3月12日市工商局、市消協公布的2008年十大消費熱點中,商家忽悠消費者高價購買電子產品,也是熱點之一。
海淀消協2008年接到針對中關村電子市場的投訴中,價格虛高占到了70%。
針對這一頑疾,海龍市場在海淀工商、消協的指導下率先出招。
根據海龍市場的制度,如果消費者投訴,市場將把價格與“中關村價格指數網”上的價格以及官方報價相比較,如果價格高于指數價,將對高出部分一賠一;如果高于官方報價,將對高出部分雙倍賠償。賠償金先由市場出,然后市場與商戶協調,商戶自愿最好,如果商戶不愿意,將根據服務管理協議,從商戶的保證金里扣除。如果一個月內有3次價格虛高的投訴,將被清出市場。
此外,海龍市場要求所有商戶的產品必須使用物價局的價簽明碼標價,違規也將扣除百元到千元的保證金。
據了解,從2008年底起,海龍市場在3個月內共清退了9家商戶。海淀消協表示,在海龍實施賠償制度后,針對海龍的投訴明顯減少。
昨天,在海龍市場的6層投訴室,記者發現投訴的顧客并不多。對此,海龍市場也很困惑,“市場也想管,但消費者都認為市場跟商戶是一邊的,不信任市場”。海龍負責人承認,賠償措施推出后,來投訴的消費者并不多,他希望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這個制度,并呼吁消費者多向市場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