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關村的賣家,到今天樂視首批生態騎士的榮擔。樊長路因結緣LePar,讓人生從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14年年底,樊長路在濟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樂視LePar生態旗艦店,在不斷對樂視生態及線下服務等方面的深造,憑借個人能力與毅力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樊長路已擁有四家LePar Store。
短時間內,樊長路似乎完成了一道人生問答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這要看是否趕上了風口。
站在ET時代的風口下,樊長路正在完成他的轉身。
中關村賣場消失后的抉擇
中關村,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發跡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電子一條街"。為人熟知的中關村,具有“創業園”、“中國硅谷”、“電腦城”的標簽,國內科技市場的標桿,學生時代經常流竄的“游樂場”,但今天,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早已沒有了過往的輝煌。
窮則變,中關村的轉型不可避免。2015年10月,中關村大街發布了發展規劃:未來3-5年內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轉而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件、互聯網+等新經濟、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創新的創客中心和共享經濟中心……
站在歷史風口上的中關村賣場背后的則是那些個體賣家。樊長路便是其中一位。高中畢業便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來到異鄉打拼。2007年選擇創業的樊長路走進了 IT行業。2000年直至2008年是中關村電子市場的黃金階段,趕上風起云涌的互聯網大潮的樊長路生意經營的還算不錯。而后由于09年北京的金融危機對 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影響日益顯現。中關村IT產品交易開始走下坡路。競爭關系激烈,裝機利潤迅速下滑,價格也日趨透明。到了12年,樊長路遭遇了和中關村一 樣的命運:網上購物渠道的快速發展沖擊,線下數碼3C等產品硬件渠道飽和度日漸增長。“賣場”中關村逐漸遠去,沒人再愿意去電子市場采購電腦。電子商務早 已取代紛繁亂雜的大賣場。
這一年的年初,歷史的涼意包圍著樊長路。
逐夢ET時代
前路何去?是型電商還是另謀他行?一次無意的發現,改變了樊長路的創業路。
2014年4月,樊長路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智能硬件:樂視盒子。硬件控的他從這款硬件的身上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海量內容、豐富流動的開放體系,網絡節目與傳統電視節目環環相扣——改變以往的內容邊界,相互打通,這不是所有用戶都需要的嗎?
通過打聽,樊長路了解到這款硬件的制造商原來是以視頻內容起家的樂視,并從業內人士打聽到除智能硬件外,還有電視等硬件。其主要售賣渠道是樂視商城。超級電視對給樊長路的吸引除了畫面和音質的震撼外,更為之看好的則是源源不斷的內容輸出。
賣!
樊長路從樂視商城開始“搶貨”,拿到自己的線下店里試著銷售。結果令人嘆為觀止:雖然是剛創立不久的電視品牌,但很短的時間內,樊長路手中的貨便售賣一空。
機遇總留給有準備的人,2014年8月,樂視在樂視商城的基礎上,推出LePar超級合伙人計劃。將樂視超級電視從線上延展到線下。“LePar”被定義 為既是線下體驗展示平臺,又是售后服務平臺。LePar則將覆蓋更多廣闊的非深度互聯網用戶。通過LePar將產品和體驗直達線下用戶,側重三到五縣城 市,覆蓋全國, 將線上線下一體化。
感受了超級電視的火爆,以及超級合伙人計劃與自身創業夢的契合,樊長路告訴自己要抓住這個機會。樊長路抓住了這個機會。2014年年底,樊長路在濟南開設 了他的第一家樂視LePar生態旗艦店,在不斷對樂視生態及線下服務等方面的深造,短短不到兩年時間,樊長路已擁有四家LePar Store。
這是一次成功的轉型——在最近樂視啟動的“生態騎士”評選活動中,樊長路憑借自身與樂視共發展,同追夢的勵志心贏得這一榮譽,成為10名首批生態騎士中一名。
據了解,“生態騎士”稱號是樂視O2O為了表彰那些運營成績出色、堅定與樂視生態共贏的超級合伙人而特設的榮譽, 樊長路當之無愧。
“追隨”樂視,顛覆此生
翻開近些年的商業地圖:Google、微軟、騰訊、Facebook占據了IT時代帶來的巨大紅利和統治權;亞馬遜、微軟、Google、阿里巴巴又開啟了在DT時代的資本入侵——而ET時代呢?
事實上,由于生態鏈經濟的規模太大,近些年幾乎沒有巨頭敢于主動進場——而上面提到的樂視,是為數不多全面打造生態鏈條的企業。企業打造生態系統似乎正在成為趨勢——不久前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提出了“四大平臺互聯”、“生態開放”等口號。
當這些詞匯在舊金山上空飄蕩時,位于東半球的許多中國人不禁大呼:這些詞匯其實早已經不新鮮,因為它的首創,屬于正在“蒙眼狂奔”的樂視。樊長路說,經過 一年多的銷售和了解,他已經深刻意識到樂視生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模式的領先之處。在他看來,這種以顛覆性的營銷模式和盈利模式,憑借高性能的硬 件和極致體驗的交互,加上海量的內容與應用,以用戶為核心的銷售理念正在顛覆整個舊有的思維,顯示出它的正確性。
選擇樂視,追隨樂視,顛覆此生。